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自然观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知识库 科学技术哲学 元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502 秒)
中国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地质学界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这场争论自李四光1921年宣称在华北发现相关遗迹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31年,李四光关于庐山冰川遗迹的重要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以苏格兰地质学家巴尔博最具代表性。作为早期中国地质事业的“客卿”,巴尔博早在1920年代即来华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学研究并取得诸多成果。1934年,身在美国的巴氏再度受邀来华参加长江流域...
在广义超元论的视野范围内,与人类意识相关的概念有三个:现象性人类意识、本体性人类意识和非人类意识。前者是指可以被指称和形下学描述言说的对象性人类意识,是意识人类在反思自身意识行为的基础上如此这般显现、设定、建构、创造出来的经验性主观现实世界;中者是指可以被指称和形上学描述言说的对象性人类意识,是意识人类在不断向内求索并成功实现了对现象性人类意识的突破的基础上,如此这般设定、建构、创造出来的超验性主...
 《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科学语用学的元理论研究》(ISBN7-5377-2202-1/G·147),殷杰、郭贵春(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275千字.
科学评论与科学元勘     科学元  科学评论       2008/3/20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7年10月12日,题目被扩充为:科学评论与科学元勘:没搞科研也可能参与) 朱大明老师近年来多次呼吁建立科学评论学。科学评论与文学评论是类似的,只是对象不同。但可能正因为科学评论与文学评论类似,一些科学家反倒会心存疑虑:像文学评论家那么“肆无忌惮”地褒贬科学事业与科学活动合适吗?本文想介绍一下Ahti-Veikko Pietarinen的观点:科学评论学与科学元勘(Sci...
自后现代思潮染指科学界以后,相关于“现代性科学”和“后现代科学”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本文在驻足历史、解读经典的基础上,除了对“现代性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加以正名外,指认了“现代性科学”产生的真正缘由及其形上基础,因而科学朝向有机论、建构论、价值论和返魅化等后现代疆域布展,已成历史的必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