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水土保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水土保持学相关记录61条 . 查询时间(2.255 秒)
在水土资源开发保护技术研发方面,重点开展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的节水灌溉技术、以生物改良为主体的土壤培肥技术以及土壤盐碱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与试验示范。在水土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方面,重点开展新垦土地高效利用技术与农林牧资源开发与配套技术、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技术、种植业、畜牧业高效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的研发集成与试验示范。在水土生态安全保护技术研发方面,重点开展以水土生态安全、生物生态安全和...
本篇文章一共介绍了土壤侵蚀模数预测的5种办法,①对比试验法、②项目类比法、③侵蚀倍率法、④因子分析法、⑤加权平均法。 每种方法各有优劣,比如①对比试验法,由于现场人工降雨试验投入费用会很大,试验组次较少,得到的结果不一定能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中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②项目类比法,由于同类项目的监测资料比较难得到,有限的监测资料也多数是在采取一定水土保持措施后取得的数据。但是因为投入成本小,...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指出“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3年就指出,“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保持为人民”,水土保持工作,就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预防和治理齐鲁大...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章程》。
《中国水土保持》投稿须知。
2003年创刊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繁荣学术思想,提倡“双百方针”,依靠全国水土保持科技人员,交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为促进水土保持学科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为我国生态建设、荒漠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注重学术道德,弘扬创新精神;维护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加强编辑和审稿队伍建设,恪守出版职业道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英文部分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稿件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要刊登水土保持科学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土壤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以及山洪泥石流侵蚀规律,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防治水土流失的农业、林业与工程措施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干旱地区土地退化机制与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在水力、重力侵蚀混合作用下山地灾害发生机制与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与效益评价,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所有稿件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投稿,作者可以随时登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网站http://www.sswcc.com.cn 进行投稿或稿件处理状态的查询。请作者登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网站http://www.sswcc.com.cn,点击左侧的“作者在线投稿”,按要求向本刊投稿(第一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需先注册,然后投稿)。投稿成功后,请作者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论文版权转让...
安塞站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东径109019'23″,北纬36051'30″,海拔1068-1309米。年均气温8.8℃。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
杨陵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试验站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国家杨凌高新技术示范区境内,后河右岸,东径108°—108°07',北纬34°—34°20'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3℃,极端高温42℃,极端低温-19.4℃,多年平均降水量610.2毫米,平均蒸发量1505.3毫米;最大积雪厚度23厘米,最大冻土深度24厘米,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风,最大风速21.7米/秒。
建于1995年,是全球第二大模拟降雨大厅。面积为1296㎡,有效降雨面积1044㎡,有下喷式、侧喷式、野外便携式等多种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以及不同尺寸变坡下垫面模拟钢槽、恒流泥沙冲刷、径流泥沙测量装置以及三维地貌测量仪器、土壤风蚀风洞等实验辅助配套设施,形成了集人工模拟降雨侵蚀汇流产沙、地貌形态演变、风蚀过程等为一体的综合实验设施,是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机理、过程和模拟最重要的研究平台。
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始建于1991年,于2007年正式挂牌。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以西14km处的六道沟流域,北依长城,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流域面积6.9km2,主沟道长4.2km。该流域地貌为片沙覆盖的梁峁状丘陵区,大于100m的沟道密度为6.45km/km2,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32.66%。年平均气候8.4℃,无霜期169天,平均降雨量437.9mm,平均干燥度1.8,属典型的半干旱区。
1976年,为解决宁南山区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问题,中国科学院根据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从科学院生物地学口抽调包括水保所在内的14个所50多名科技人员到宁南山区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考察与合理利用研究。1979年国家批准科学院在全国不同类型区设立5个农业现代化科学试验基地县时,水保所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在宁夏固原上黄设立科研基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