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生物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库 生物化学工程 筛选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59 秒)
利用太空搭载(“神舟七号”航天飞船)对合成紫色杆菌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 基因工程菌株进行了太空诱变,平板和液体发酵筛选实验表明太空诱变后菌株突变率达到70%左右,其中正向突变率7.3%,负向突变率为61.2%。筛选到一株紫色杆菌素高产突变菌株MS4,该菌株在摇瓶水平上,以0.45% (体积分数)的甘油为碳源,于20℃发酵32 h, 紫色杆菌素浓度达到2....
建立了高效丙酮-丁醇生产菌的快速筛选方法,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技术选育丙酮-丁醇发酵生产菌,以2-脱氧-D-葡萄糖作为抗代谢阻遏物,筛选高淀粉酶活性的突变株. 首次根据丙酮-丁醇发酵代谢途径中先产酸后产溶剂及高活力厌氧发酵细胞具有较强还原力的特点,设计了溴甲酚绿和刃天青2种筛选平板,所筛突变株经发酵验证丁醇和总溶剂产生能力均有显著提高,I4-28突变菌株总溶剂产量和丁醇产量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7....
以Rodamine B平板筛选法获得了一株高活力碱性脂肪酶产生菌Pseudomonas sp. ZJU-02.摇瓶产酶实验表明,适宜产酶培养基为(%):玉米浆3,植物油1, K2HPO4 0.1, KCl 0.05, MgSO4 0.05, Tween80 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初始pH 6.5. 脂肪酶活力可高达86 IU/ml. 该酶在70℃以下、pH 7.0~10.5范围内稳定...
为了实现脂肪酶在有机相中对外消旋布洛芬的高效拆分,筛选得到了一株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TS414(Penicillium expansum TS414). 实验探讨了水分、温度、有机溶剂、酶浓度、醇结构和醇浓度对酶促拆分反应的影响,确立了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布洛芬6.46 mmol/L,脂肪酶53.3 mg/mL,正丙醇40 mmol/L,异辛烷15 mL,水0.5%(j),...
从林下土壤中筛选得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XMX-1(其产生的絮凝剂命名为XMX-1F);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玉米浆是廉价的碳氮源;通过乙醇提取的方法,从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获得絮凝剂粗产品7.685g/L;通过蒽酮反应、紫外扫描以及红外扫描等多种方法手段分析确认XMX-1F是以多糖为主的高分子絮凝剂,多糖含量为77-87%;在实际废水处理方面,通过XMX-1F对模拟洗煤废水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应用...
针对AAC反应器能有效处理番茄酱加工废水和剩余污泥减量化的特点,分离了AAC反应器中的好氧微生物,并通过配伍实验研究了优势微生物对番茄酱加工废水的处理性能。共分离得到29株好氧细菌,根据12 h TOC降解率初步确定了6株优势菌。通过配伍比较TOC降解率,得到了两株菌的基础组合,其TOC去除率达到85.29%,单位TOC降解率的菌体增长量为1.89。结合菌体沉降性,最终构建出含有7株菌的高效微生物...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絮凝剂的硅酸盐菌株B12。对其絮凝剂产生条件进行优化,并考查其絮凝特性。以质量浓度为8 g/L的葡萄糖和0.15 g/L的(NH4)2SO4作为碳源和氮源,调节初始pH值至6.9,在温度为31 ℃、转速为150 r/min的摇床中培养72 h后,菌株的絮凝活性最高,絮凝率可达93.6%。絮凝剂特性研究表明:供氧可提高细菌的生长量,但不利于絮凝剂的生成。分段培养有利于提高絮凝率。...
从玉米芯中筛选到1株高效转化D木糖为木糖醇的酵母菌株e。经形态学鉴定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菌株e鉴定为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丝孢酵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研究了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结果表明: 酵母菌株e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参数为: 碳源质量浓度为40 g/l,氮源质量浓度为6 g/l,起始pH为7,接种量为6%。
为了寻找菌株高通量筛选的新方法,尝试运用代谢物组学的技术及其分析方法来筛选菌株。通过运用FTIR技术结合PCA、HCA,很好地区分了处于不同发酵时间的利迪链霉菌AS 4.2501,并找到了利迪链霉菌合成利迪链菌素时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并尝试使用FTIR技术结合ANN较好地预测了具有不同利迪链菌素合成能力的利迪链霉菌的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代谢物组分析的FTIR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数据处理方法的结合,有...
以提高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效率为目的,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产脂肪酶的米根霉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筛选得到的诱变株命名为LY6,脂肪酶水解酶活(4.33U/mL)是原始菌株的4.33倍,合成酶活(0.28U/mL)是原始菌株的1.12倍,脂肪酶水解酶最适反应pH值为7.0.将筛选得到的菌株制备成固定化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在醇油比为3:1(物质的量之比,下同)时,脂肪酸...
以角毛壳菌菌丝体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了部分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分析.文库的滴度为1.02×106pfu/mL,重组率为95.3%,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2kb.在cDNA文库中随机选择克隆从5'端测序得到1219个高质量ESTs,拼接为804条独立基因.其中460条(57.2%)与NCBI中非冗余蛋白质库(NR)已知基因有不同程度同源性的代表已知功能基因,344(42.8%)条独...
通过比较不同酵母菌在以银杏叶为主要发酵原料中的增殖能力,获得了一株具有较强抗银杏叶抑制物的产阮假丝酵母.研究了培养条件对产阮假丝酵母增殖的影响,分析了在较佳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物中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较适宜的增殖条件为,底物含水率为60%,料层厚度为2~4cm,最佳初始pH值为4.5~5.0,发酵温度为28~30℃.发酵后总黄酮含量略有下降,但每克产品中活性酵母细胞数达到40...
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获得具有高效分解纤维素功能的一组混合菌株,经分离纯化得3个菌株D1、D2和D3,利用16SrDNA测序鉴定,这些菌株分别是克雷伯氏菌、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比较各单个菌株及其相互混合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以及它们对滤纸和香蕉杆的分解效果,发现各单一菌株对纤维素类物质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混合菌群效果最好,其CMC酶相对活性为0.93cm/d,说明多种微生物的协...
以腐烂的废纸浆为原料,经反复筛选及刚果红染色鉴定,获得一株高活力纤维素酶生产细菌。该菌形态杆状,可产芽孢,适宜在 pH值 9.0~10.0、35~37℃条件下生长。摇瓶产酶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的发酵液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测得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其CMC酶活力分别可达 69.4U/mL(pH值 6.7)和53.6U/mL(pH值 9.5 )。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 50℃,适宜中性至碱性,Ca+2 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