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营养学 毒理学 消毒学 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 媒介生物控制学 环境医学 职业病学 地方病学 社会医学 卫生检验学 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学 妇幼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学 放射卫生学 卫生工程学 卫生经济学 优生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食品相关记录178条 . 查询时间(0.236 秒)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抗微生物耐药性(AMR)是本世纪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尤其是在“后抗生素时代”新抗生素研发显著滞后于耐药细菌出现的背景下。现今,全球73%的抗微生物药物被用于促进食用动物(主要是鸡和猪)生长和疾病的预防,食用动物被认为是AMR的重要贮存宿主和来源。因此,开展食用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于AMR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整合动物、环境和人类三个层面的全健康理念的重要范畴之一...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冯雪松课题组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文章“Progress in the pre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N-nitrosamines: an update since 2010”。《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
解读《关于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等21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6号)
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试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修订及监管体制的持续改革,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以及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等均得到不断完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国际事务并与国际接轨,在重要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构建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 力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框架,邀请相关领域 的专家对该框架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和确定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
二噁英、多溴联苯醚和苯并芘是食品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其高残留和持久性、易蓄积和强有害效应一直为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关注。2007年美国科学研究理事会出版了《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战略》,提出了毒性测试的新理念,即应充分考虑人群暴露背景,基于体外、人源性细胞系,毒性通路和高通量筛选。同时,利用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快速分析技术以更好地理解毒性通路,即化学物暴露引起细胞充分扰动,导致健康损害的细胞反应...
调查云南省市售特色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 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13年云南省4个有代表性的州市市售特色食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用SPSS 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10类食品的288份样品中卫生指标菌不合格率为56.50%,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15%,均为散装产品;沙门菌主要来自凉拌生猪皮和凉拌食品,检出率分别为8.33%和3.13%;金...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磷酸二氢钙中的F-、Cl-、SO42-、NO3-4种阴离子的分析方法。方法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通过对淋洗液等色谱分析条件的优化,选择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CaH2PO4中的阴离子,以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定性,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4种离子的分离度好,检测灵敏度高;被测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种离...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近年来食品中铬的污染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年来食品中铬污染状况,分析其来源及危害,结合国内外铬的限量标准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加强食品中铬的研究,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待建立指导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理论,监测目标有待集中,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公众信息交流有待加强。今后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机制建设促使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主动提升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确保监测工作的效果,推进技术革新以全面提升监测水平,深入数据挖掘发挥监测作用。通过开展设计理...
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湿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干灰化法分别处理食品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结果 鱼粉、紫菜(GBW 10023-GSB-14)、大米(GBW 10010)、鸡肉(GBW 10018)干灰化法测定总砷的结果为3.18±0.052、27.01±0.063、0.104±0.002、0.115±0.004 mg/kg均在参考值...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残留量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后,用甲醇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50 ℃水浴氮气吹至近干,乙酸乙酯溶解残渣后,采用氨基小柱固相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20∶80,V/V)和乙酸乙酯两种溶液洗脱后,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涡旋混匀过0.22 μm有机滤膜后,L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
了解宁波地区食品中致病菌检出情况和菌株的耐药性,发现其流行优势菌。方法 致病菌检测采用直接分离与增菌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生化筛检和API等方法;细菌分型采用诊断血清和PFGE基因分型;药敏试验采用K-B法,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结果 6 812份食品样品中检出目标菌7类12种,共2 331份,检出率为34.22%,致病性弧菌检出数最高,其次为沙门菌和致病性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与其他...
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共搜集到食品标准约5 000项,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398项。此次清理过程反映出我国食品标准存在内容界定不清、部分标准内容之间重复交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亟需建立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对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食品标准清理及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为科学评估食品中化学性因素、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的风险,有效地把大量的监督抽检的数据和“三率”(超标率、合格率、不合格率)转化为风险的量化分级,为确立优先监管顺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经验判断、专家评议、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食品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的风险分级的具体指标和方法。结果 初步建立了对食品中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的风险分级方法和指标体系。总风险分值=8×健康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