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行星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行星物理学相关记录322条 . 查询时间(5.288 秒)
月面光照环境模拟试验     月面  光照环境  模拟试验       2023/8/25
月面光照环境模拟试验。
密度、强度、反照率等物理特性参数是评估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与危害、制定小行星防御处置策略的基本依据,但小行星密度、强度等特性参数一般仅能通过飞行器抵近探测获取,迄今为止人类仅掌握极少数实施过飞行探测任务的近地小行星的该类物理特性参数。
相比地球,火星全球磁场非常微弱,其诱导磁层的空间尺度更小,中性逃逸层的密度更大且延伸至弓激波之外。这使得太阳风可以与火星磁鞘中的中性成份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电荷交换产生丰富的“拾起离子”。在这个过程中,拾起离子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在等离子体静止参考系下的速度空间内形成环-束状粒子分布(ring-beam distribution)。通常来说,环-束状粒子速度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可以激发一系列电磁...
30多亿年前火星可能曾经是一颗宜居的星球,有较厚的大气,也有海洋,但如今火星大气十分稀薄且干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磁场是造成如今地球与火星大气环境的差异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地球具有较强的全球性偶极子场,大部分太阳风粒子会被偏转,从而不能进入地球磁层(如图1所示)。相比于地球,火星缺乏全球性偶极子磁场,太阳风可以到达较低高度,从而直接与火星大气发生相互作用,能更有效地传递能量至火星大气粒子,从而使得一...
探索火星环境演化和生命信号一直是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征程的第一步,未来我国还将实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火星生命探测研究中“探哪里”、“探什么”、“如何探”是当前天体生物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探哪里”主要指火星生命探测和采样返回任务的着陆区和采样区的确定;“探什么”主要是目标生命信号的遴选;“如何探”则涉及生命信号准确探测和解译所需的分...
在宏观研究前沿,我们所有的终极问题,可以总结为“一黑两暗三起源”。 “一黑”就是黑洞;“两暗”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三起源”就是指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意识的起源。小行星作为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化石”,是揭示太阳系起源的重要窗口。在百万计的小行星中,有一类C型小行星(parent bodies of carbonaceous chondrites),它们富含碳、水等挥发分,以及丰富的氨基酸等有机...
水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上世纪70年代,水手10号两次近距离掠飞水星,发现水星很可能存在全球偶极磁场。2011年,美国信使号成为首个环绕水星探测的飞船,并开启了长达四年的连续在轨监测。信使号的观测证实了水星存在一个较弱的全球偶极磁场,其磁偶极矩约为地球偶极矩的万分之四。这表明水星内核磁场发电机要远弱于地球当前内核磁场发电机。与地球磁层类似,水星磁场与外部太阳风的相互作用也能形成一个磁...
近年来国际上实施了InSight火星探测计划(全称为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 地震、大地测量和热传导内部探测)。2018年11月26日搭载火星地震仪SEIS的InSight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2019年2月底,...
地球表面采集到的陨石,为深入了解星云和行星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南极陨石在这方面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天然赋存状态更适于科学研究。南极洲亦是回收陨石最多的地区,这些地外岩石集中在陨石搁浅区。迄今为止,保有陨石的南极蓝冰区大多是通过意外发现或花费昂贵的现场考察划定的。
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了,它不仅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流动在天地间,也以肉眼无法察觉的状态赋存于岩石和矿物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水都对行星的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矿物中的水含量随矿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迥异,依据矿物中的水含量和赋存形式,可区分出含水矿物和名义无水矿物。相较而言,名义无水矿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 NAMs)是指分子化学式中不含氢元素的矿物,如...
早期火星存在适宜生命起源的各种条件,比如地表和浅表的液态水、干湿交替的气候,以及生命所需的各种化合物(Sasselov et al., 2020)(见前沿报道《SA:比较行星学视角看生命起源》),这些条件都被火星上的沉积岩所记录。火星沉积岩的形成时间普遍早于地球沉积岩,由于近几十亿年来火星缺乏构造运动和地表水,其沉积岩变质程度更低,故火星比地球更有记录和保存早期生命和前生命化学等相关信息的潜力(S...
热木星(hot Jupiter)是一种系外气体巨行星,质量与木星相当甚至超过木星,其与该星系恒星的距离非常近。此前观测发现,热木星的大气中经常存在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热木星HD 209458b是一颗围绕着飞马星座的恒星HD 209458运行的系外气态巨行星,轨道半径约为0.047个天文单位,相当于水星轨道半径的八分之一,它的质量是木星的0.69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左右(图1),自转周期3.5天。...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通常认为,火星在大约40亿年以前具有类似地球的全球偶极磁场,并存在宜居的生命环境。但由于某种原因在大约40亿年前,火星内部磁场发电机停止、全球磁场消失,导致外部太阳风直接与火星大气发生相互作用,加剧了火星大气的剥蚀和逃逸,火星也逐渐演化成为一颗大气稀薄、气候干冷的行星。
位于永久和暂时阴影区域(PSR/TSR)内的月球极地冷阱可以捕获彗星、小行星、太阳风相互作用、内部排气和其他来源在较长时间内释放的挥发物,对了解月球以及太阳系其他无空气天体上挥发物行为历史具有关键作用。月球永久阴影区(PSR)预计将容纳大量的水冰,在科学探索中有助于认知月球水冰的特征和起源,以及更广泛的月球极地挥发物。
火星的沉积岩记录保存了数十亿年前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地质学和潜在的天体生物学过程的信息。盖尔陨石坑形成于36亿年前,曾经是一个湖泊。轨道和好奇号探测显示,盖尔陨石坑的沉积岩垂直厚度可达几百米,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粘土矿物——蒙脱石。蒙脱石族矿物是一类表面积大、负静电电荷高的粘土矿物,可吸附有机质,因此蒙脱石的存在有利于有机质在地质记录中保存。以前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陨石坑底部的蒙脱石形成后基本上没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