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选矿工程 >>> 选矿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选矿技术相关记录131条 . 查询时间(3.967 秒)
为了有效分离煤泥水中的高岭石与石英,通过Zeta电位测试以及吸附量测定,研究了油酸钠 (NaOL)体系下,Ca2+在不同pH值下对高岭石和石英的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下,高岭石在pH值为6~8有较好的可浮性,回收率在70.00%以上|石英在pH为12时有较好的可浮性,回收率达到70.41%。0.8mmol/L油酸钠+1.0mmol/L Ca2+ 体系下,当pH值为6和12时,1∶1...
煤岩冲击危险性评价的研究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已有多种静态评价方法指导现场防冲工作。一方面,对于冲击地压的致灾机理和影响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另一方面,伴随着开采活动,煤岩冲击危险性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静态评价方法不足以解决井下煤岩冲击危险性评价的问题。
为了研究基本顶初次破断与全区域反弹压缩场的时空关系,建立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扰动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差分理论与主弯矩破断准则计算研究了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时全区域反弹压缩场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基本顶破断长度、破断发展过程及破断程度对全区域反弹压缩场的影响。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下高密度细泥对各粒级低密度精煤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粒度分析、煤粒表面的Zeta电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探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精煤产率最低,中性条件下浮选效果最好,精煤产率最高。激光粒度分析说明,矿浆pH值的降低会使颗粒间凝聚程度增加,高密度细泥更容易罩盖在煤粒表面。zeta电位测量发现,中性环境下,低密度级煤粒和高密度细泥表面均荷负电,二者之间存在静电斥力,在...
介绍了潘集选煤厂主洗系统工艺流程,在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积累的生产经验基础上,优化了设备闭锁关系,降低了事故停车概率。创新设计了分级分片集控“片启”,一键启车模式年节省电费约49.36万元。启车前和启车中对设备部分参数和生产工艺参数进行检测,以提前解决和为计划性检修做辅助决策。
介绍了选煤厂配煤流程(入洗前配煤和产品配装)以及配仓移动小车控制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配仓移动小车自动控制的思路及系统组成,搭建了一套PLC控制系统,利用超宽带、重锤式物位计及信息通讯等技术,开发PLC程序和上位机画面,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实现配仓移动小车自动控制。简要的介绍了超宽带定位技术原理和重锤式物位计原理,以及目前所能实现的功能。最后,针对该配仓移动小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持续改进以及功能完善进行...
为了探究煤体微观结构中的渗流变化情况,以新疆大黄山气煤为研究对象,运用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了含有孔裂隙的三维煤体骨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能够反映动态渗流过程的流固耦合模型,并结合内置Navier-Stokes控制方程的ALE算法进行了渗流模拟。结果表明:渗流过程中,孔裂隙中每个点的流速都会存在一个速度峰值和稳定流速值;相较于裂隙结构,孔隙结构较差的连通性增大了其在模型前端的流体动能...
以忻州窑14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波速测试、CT扫描和三维重构技术,分析了煤岩内部原生裂隙、孔隙以及矿物夹杂分布的非均质特征,研究了单轴受压条件下,沿不同方向加载时,煤样内部结构分布的非均质性对煤岩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煤样内部原生裂隙、孔隙以及矿物夹杂分布方向的非均质性是造成不同加载方向上煤岩破坏特征差异性的原因:煤样内部原生裂隙、矿物夹杂沿层理方向分布和延伸,造成沿垂直层理加载煤样的单轴抗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煤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地勘单位、设计和中介机构等,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对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定了矿床的成矿母岩和导矿构造,并且提出了该区钼矿床的综合找矿信息及找矿思路。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的重要铜矿床,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寻找隐伏矿床潜力较大。文中通过直接追踪已知矿床的容矿地层向深部的延伸情况,进行成矿模式类比和遥感资料解析,认为武山铜矿深部及边部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特别是狮子岛地区具有寻找新大型铜矿床的巨大潜力。
对四川省冕宁县泸沽大顶山磁铁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几年的勘探成果及该矿区原有的地质资料,对该区域成矿要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等地质特征及围岩、成矿条件、控矿因素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对矿床的成矿条件作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矿体具有明显的层位性,本区下元古界变质岩与复背斜伴生的一系列次级褶皱和断裂,为控制成矿的重要因素。这对矿区以后的生产勘探及外围区域找矿具有很好...
分析了凹山选厂精矿质量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入选矿石性质的显著变化,指出了中矿再磨能力不足及产品粒度控制不严、三段磁选精矿筛分分级作业产品粒度偏粗、高频振动细筛筛分效率不高是导致精矿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临时应对措施取得部分效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二段磨矿、增加三段磨矿、使用德瑞克细筛作为三段磨矿的预先检查筛分的改进方案。
对硫、银、锡含量较高的玻利维亚某重选选锡尾矿进行了有价元素回收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以浮选为主、焙烧-氰化为辅的锡、硫、银回收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硫品位46.70%、硫回收率97.88%、银品位339 g/t、银回收率73.73%的硫精矿,以及锡品位45.37%、锡回收率52.73%的锡精矿,银的焙烧-氰化作业浸出率为75.10%。
根据新疆某氰化后尾矿的矿物性质,进行了铜、锌优先分离浮选中抑制剂、活化剂、捕收剂等的选择与用量试验,以及开路全流程试验和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粗1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锌依次优先浮选工艺,可较好地回收铜、锌以及少量的金、银。获得了铜品位16.88%、铜回收率79.70%、金回收率34.97%、银回收率33.07%的铜精矿和锌品位52.07%、锌回收率63.77%的锌精矿,实现了矿产资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