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自然环境保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自然环境保护学相关记录159条 . 查询时间(2.056 秒)
项目简要说明 该成果是新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究的总结。本成果全面审视筛选了新疆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分析了遗产潜力区的资源类型和空间格局,明确了遗产潜力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组合方式和优先次序,提出了新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战略,确定了新疆天山优先申报策略。针对新疆天山提名遗产地,全面调查了提名片区的动植物物种、植被类型以及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全面系统研究了新疆天山自然遗产科学价值体系,揭示了新疆...
1)项目来源: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重点科研项目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技术原理:保护大熊猫的关键是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保存大熊猫物种的关键是保存大熊猫的天然栖息地。研究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与世界遗产提名方案及其管理关键技术,并在研究中总结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保护理论。3)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成果研制的以大熊猫栖息地而不仅以大熊猫提名,以占...
李凌浩,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植物所多伦恢复生态学研究站站长,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含SCI60篇),主编或者副主编的专著6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恢复与管理研究组,主要研究领域: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
CO2排放总量中,工业和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到45%,因此燃后脱碳对碳减排来说至关重要。燃后尾气中一般伴随着大量水蒸汽,因此开发憎水性CO2吸附剂是非常有必要的。近日,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Hwang Lee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混合配体合成胺和氟共官能化MIL-101(Cr)吸附剂,可用于潮湿环境中捕集CO2。
魏一鸣教授团队发表了关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的论文成果,这是2021 年1月发布的《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 展望报告的延续工作。
“关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图文类优秀作品——《节约资源》系列(颜世和)。
微塑料(Microplastics)污染已经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降解缓慢,能长期储存在环境中,并对生物以及食物链产生有害影响。借助水、风和海冰等,微塑料可以远距离迁移至偏远地区,在全球范围广泛存在。青藏高原拥有除南北两极外、体量最大的冰川,而大气-冰川-湖泊系统中微塑料的迁移机理研究尚未开展,针对大气沉降和冰川融水对青藏高原湖泊中微塑料负荷的贡献还无从知晓。
第二届“关注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科普作品大赛图文类优秀奖——环保之树叶系列(张定龙)。
采集西安城区地表灰尘样品58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地表灰尘中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6种优控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特征、环境来源和人群暴露. 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的6种PA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单体PAE的含量从未检出~183.19 mg·kg-1,含量顺序为DEHP>DnBP>>DEP>DMP>BBP>DnOP. 6种PAEs...
基于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结合2015年汛期流域氮素养分输出监测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 结果表明:①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林地、园地面积比例分别增加到76.85%和13.87%,园地多以茶园单一类型片状分布,耕地面积比例锐减至1.16%,且零星分布于林地、园地之间. ②小流域部分监测点总氮浓度超过国家Ⅴ类地表...
根据2013年8月和11月大辽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区水质的实测数据,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水体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丰水期和枯水期,从大辽河感潮河段至近岸河口区,硝酸盐是水体无机氮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约占总无机氮的55%; 颗粒态磷(TPP-P)是水体磷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含量占水体磷营养盐的50%以上.空间上,从大辽河感潮河段...
As shrubland bird populations decline,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habitat management. I studied a population of color-banded prairie warblers (Setophaga discolor) between 20...
A new macroscopic ovarian reproductive maturity index for haddock, Melanogrammus aeglefinus L,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field collection of reproductive stage data. The index was tested, validated and...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