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知识库 诸葛亮文化研究 元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468 秒)
剑门手杖又称“剑杖”,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四川“老字号”。相传公元228年,诸葛亮率10万大军北伐,途经剑门关时,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车马难行。诸葛亮见山中生长着大量的葛藤灌木,便命士兵砍来削去枝丫扶倚助行。蜀军因此爬高山、穿峡谷,并修出一条栈道,终于顺利通过剑门天险。后来,当地人都效仿采木制杖,登山助行,“孔明杖”由此而得名,世代相传。
近日,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公示了第六批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青川“灰搅团”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早在2020年12月21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四川省首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广元青川的酸菜搅团榜上有名。青川的“搅团”搅的是什么?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有“搅团”这种食物,只是各地所用食材、做法、味道各有不同。青川“灰搅团”,必须加入草木灰才行,也就是树枝叶、木头、杂草等植物燃...
秦蜀之道虽于春秋战国时已通,但因当时各种条件所限,这条初开之路在铺筑时并未特别讲究。应该只是顺山势、河谷的自然环境,稍加修整而已。这条道真正成为可通行旅的官府之道,要到蜀汉诸葛亮相蜀之后,最典型的事件就是扩展古金牛道,立剑门关的同时铺剑阁道。
诸葛武侯诗词选(元明清) - 诸葛武侯明赋一篇。
诸葛武侯元词3首     诸葛武侯  元词  3首       2011/9/15
诸葛武侯元词3首。
诸葛武侯诗词选(元明清) - 诸葛武侯元词3首。
诸葛武侯诗词选(元明清) - 诸葛武侯元曲10首。
却说那进计于刘璋者,乃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刘璋问曰:“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之危?”松曰:“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主公可备进献之物,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则鲁拒敌不暇,何敢复窥蜀中耶?”刘璋大喜,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带从人数骑...
却说曹仁忿怒,遂大起本部之兵,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且说单福得胜回县,谓玄德曰:“曹仁屯兵樊城,今知二将被诛,必起大军来战。”玄德曰:“当何以迎之?”福曰:“彼若尽提兵而来,樊城空虚,可乘间夺之。”玄德问计。福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玄德大喜,预先准备已定。忽报马报说:“曹仁引大军渡河来了。”单福曰:“果不出吾之料。”遂请玄德出军迎敌。两阵对圆,赵云出马唤彼将答话。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
勿伤大雅——元化先生说“三国”。
靠“百家讲坛”的一部《品三国》成名的易中天,最近,又开课了,还是保持他那赖以成名的颠覆传统的一贯风格,这次又把矛头对准了诸葛亮。在重新解读诸葛亮的时候,他说在擅权这方面与曹操并无两样:都是“虚君实相”。而我们认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坊间的传说,是不足为凭的。这也难怪,易中天迅速蹿红,是媒体制造了这位学界偶像。平心而论,他的《品三国》,也只能在电视上讲讲,像一个说书先生...
元明杂剧中的诸葛亮形象     元明  杂剧  诸葛亮  形象       2007/6/11
现存元、明杂剧中以诸葛亮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剧目有《诸葛亮博望烧屯》《刘玄德醉走黄鹤楼》《诸葛亮隔江斗智》《走凤雏庞掠四郡》《曹操夜走陈仓路》与《阳平关五马破曹》等。这些杂剧,大多取材于《全相平话三国志》而增饰之,所以诸葛亮的形象变化不大。杂剧中人物的服饰、宾白等,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元明杂剧中,诸葛亮完全是羽士装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