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仪器仪表基础理论 传感器技术 精密仪器制造 测试计量仪器 天文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大气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技术其他学科 流体传动与控制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仪器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12347条 . 查询时间(4.484 秒)
2025年1月7日,记者从勘探开发研究院获悉,该院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梦溪”品牌旗下首批两款智能实验检测产品——“智慧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iLOMS2.0”“岩芯图像智能分析系统FalconCore1.0”。
随着微小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以及低能耗分布式传感器需求与日俱增,在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进而为低功耗电子产品供能并发展自供能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电磁发电需要复杂的设备,同时,基于固固界面的摩擦产电在长期摩擦过程中存在材料磨损问题。有研究发现,基于固液界面动态双电层的机械能产电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动态双电层产电机理尚不明确,产电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2024年电子秤计量比对总结报告,依据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燕山石化在参与此次比对的24家单位中,获得归一化偏差值(En值)最小的优异成绩,展示了计量领域的过硬实力。
2024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多场景荧光实时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将上转换光学探针嵌入三维多孔水凝胶中,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逆水凝胶传感贴片,并将其与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功能相结合,实现了对甲基乙二醛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偏振光探测与成像技术在遥感成像、机器视觉、复杂背景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天体物理和海底地震波探测等方面也展现出丰富的信息获取能力。在不同波段中,日盲紫外波段具有低噪声背景、高信噪比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然而相对于商用可见光偏振图像传感器芯片而言,日盲紫外偏振光探测器由于难以制备高透光率、高消光比和强抗辐射能力的紫外偏振片,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氧化镓(β-Ga2O3)由...
2024年12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技术)的深海元素检测化学传感器在6000米级大洋区域完成潜深测试,对潜水器获取的待测物进行实时的原位检测。
苏招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智能传感技术与装备研究。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农业大学1515青年骨干人才,湖南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引进人才,曾获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5)。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Sensors and Actuators:B,Talanta,AC...
2024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宋全军研究员团队提出基于柔性传感器的非侵入式体感交互方法,帮助上肢残疾和四肢瘫痪人群解决了难以操控电脑等外部设备的问题。该成果已被英国物理学会旗下国际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接受发表。
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海洋升温、层化加强、环流变异,进而引起了全球海洋溶解氧浓度的快速下降,即“海洋缺氧”的现象。然而,准确测算海洋溶解氧变化依然存在较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海洋溶解氧观测数据量少且质量参差不齐。准确、无偏的高质量全球海洋溶解氧现场观测数据集对于监测海洋溶解氧变化、理解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超黑材料(光吸收率>98%)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使其在精密光学、高动态显示、太阳能收集、红外热探测、热释电、传感等重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超黑材料种类稀缺,光吸收能力依赖于表面脆弱而精细的微/纳阵列结构,且现有超黑材料的合成常涉及高温、真空、刻蚀、气相反应及预制模板等,不同材料体系之间合成策略迥异,极大限制了超黑材料的发展。依据菲涅尔反射定律,界面反射由两种介质折射率差决定,折射率则与材料密度...
2024年12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赵军副所长率科技处处长兼公共技术中心主任沈继红、公共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孙西艳等一行到访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调研,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许文达、纪委书记曹庆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任逄文华等参加调研研讨。
水质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活性生物膜(EAB)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水污染监测。然而,传统EAB传感器因其输出的电信号为综合响应,难以在复杂水体中同时识别多种毒物。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机器学习(ML)技术在环境污染评估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多毒物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庞宗强,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07~2016.02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极端条件下的精密仪器和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
王强,教授,博士。2009年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2011年-2012年,香港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Research Fellow);2018年晋升为教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理事、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无损检测专委会委员。
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规模与性能是影响天文、遥感等领域成像质量的核心。当前,图像传感器芯片制造已趋近技术极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泽研究团队首次提出超采样成像概念。2024年11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