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 DNA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175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微束技术与应用室在DNA损伤修复蛋白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Biophysical Journal上。
光调控蛋白有助于高时空分辨精度的探索动态生物功能。光遗传学基于光敏蛋白实现光调控在过去十几年极大推动了神经科学及相关生命科学的发展。在众多光遗传学方法中,光加笼蛋白策略独具特色,可以通过光释放蛋白活性残基实现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光调控。目前,光加笼蛋白需要通过遗传编码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技术构建(图1a)。然而,遗传编码的光敏蛋白引入方式无法实现内源蛋白的调控,因此无法研究原生环境内源蛋白功能,也难以进...
2022年1月17日,我国学者在国际权威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题为“基于UdgX的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的DNA脱氧尿嘧啶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借助被称之为UdgX的特殊的酶分子,该研究发明了灵敏性好、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DNA脱氧尿嘧啶(dU)检测技术,第一次用酶法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精准检测DNA中的dU,实现了DNA中dU碱基检测技术的根本性突破。
2021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06组)李国辉研究员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雷鸣教授、武健教授团队合作,在揭示人类端粒DNA合成关键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分离过程异常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发表于癌症和衰老等。对相分离过程的调控与示踪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同时也可为它们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癌症的特征与控制基因表达谱的染色质状态变化密切相关,真核细胞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在空间和时间上组织细胞质和核质,从而调节染色质可及性来协调基因...
基因水平转移帮助细菌从环境中获取外源基因,是细菌进化的重要推动力,亦是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在不同细菌中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新获取的外源基因不受调控的表达往往会对细菌造成不利影响。为此,细菌利用外源基因沉默因子识别外源基因并抑制其表达,这一机制被称为“外源基因沉默”。在适当条件下,这种抑制作用可被解除,外源基因发挥功能,提升细菌的生存竞争力。目前,研究者已经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中发现了几类不同的外源基因沉默...
2020年10月16日,王艳丽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为民课题组合作的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two metal-ion catalysis of DNA cleavage by Cas12i2"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该工作报道了Cas12i2-crRNA和Cas12i2-crRNA-D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Cas12i2对D...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院士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Hao Yan(颜颢)教授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通用的“元DNA”(M-DNA)策略,这些元DNA结构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微米尺度的静态与动态结构。该工作以“Meta-DNA structures”为题发表于Nature Chemistr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539-8...
DNA的从头合成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基础平台之一。但是,由于大规模DNA合成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错误,DNA纠错环节的效率和经济性已经成为限制DNA合成质量、通量与成本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此瓶颈,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研发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纠错系统,大幅度提高了DNA纠错环节的效率和经济性。该工作发表于ACS Synthetic Biology。
胶体粒子在溶液相中自发组装成规整的三维阵列极大地推动了功能性材料构建的研究进程。一般而言,材料的自组装依赖于构建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建模块自身的形状与性质。但对于生物分子而言,由于其复杂的形状以及表面功能化位点的特异性分布,通过传统方式构建三维空间的有序结构十分困难。在过去十几年中,DNA作为一种能够在微小尺度上有确定分子结构的聚合物,成功引导了一系列无机胶体颗粒实现了可编程的自组装。这种方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教授团队开发了一套以DNA折纸技术为基础的分子加密系统。该系统超越了基于硅基计算机的常规加密体系,且同时具有保护信息完整性和访问控制的功能。相关论文以“DNA origami cryptography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10:5469。张祎男博士和王飞博士为共同第一...
近日,聂舟教授课题组在细胞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DNA-mediated Chemically Induced Dimerization (D-CID) Nanodevice for Nongenetic Engineering of Receptor to Control Cell Behavior”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
2018年1月9日,国际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响因子6.32,1区)报道我校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在甲基化DNA表观遗传分析方法领域最新科研成果“Enrichment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5-(hydroxymethyl)-2'-deoxycytidine, 5-(formyl)-2'-deox...
日前,由我校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和生物学院谭蔚泓教授领衔的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MBL 实验室)利用DNA组装技术在仿生巨型囊泡膜表面实现了可逆调控三维DNA纳米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Facile Assembly/Disassembly of DNA Nanostructures Anchored on Cell-Mimicking Giant Vesicles”...
因为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的突出贡献,来自美国、法国和荷兰的三位科学家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子机器”这个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名词自此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些机器可谓是“最小机器”,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大小。分子机器其实是个颇为形象的称呼,是将宏观机器的概念引申至分子水平,指在合适的外界刺激下,可以执行类似机器运动的独立分子或分子组装体。分子机器包括分子开关、分子逻辑门、分子阀门、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