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大气科学 系统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1.07 秒)
2021年4月16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基于铁路网络的气象与大气环境动态探测系统及应用合作研讨会,会议由徐祥德院士主持,端义宏院长出席并讲话。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领导与专家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发展气象与大气环境三维结构动态探测新技术系统及应用前景,并就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初稿和青藏铁路气象观测试验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2021年5月10日,首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遥感气象应用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
2021年4月28日,“第十四届东亚中尺度对流系统及高影响天气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
2021年4月28日,“第十四届东亚中尺度对流系统及高影响天气会议”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东亚中尺度对流系统及高影响天气会议旨在研讨和加强理解东亚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发展机理及提高对此类天气的预报能力,推进中小尺度气象学研究的进步,从而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防范预警和监测预报。
2020年11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组织召开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监测、诊断、预测业务系统建设进展汇报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胡劲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李维京研究员、张培群研究员、肖潺处长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对系统建设进行了科学指导。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试基地运行办公室主任李清泉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2020年10月22日-2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办的“第十八届气候系统模式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LASG主任肖子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并致辞。肖子牛对各位线下线上的专家和学生的到会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气候系统模式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利器,与各单位同行专家一起,研讨和交流中国自己的数值模式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是LASG气候...
2020年9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系统一“地球系统模式数值模拟系统”中期检查评审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莅临指导。此外,来自装置工程经理部、怀科办以及系统一科研骨干等9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20年9月14日下午,根据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气候预测”工作组召开本领域“十四五”规划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工作组组长陈文研究员、刘屹岷研究员、孙建奇研究员及成员共计十余人参加会议。陈文传达了大气所“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要求,明确了工作组后续主要工作安排、成果产出形式和时间节点要求。针对本领域“十四五”期间的重大突破和培育方向...
按照科技部高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编号:2018YFA0606000)课题中期检查会议于2020年8月19日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清华大学共建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系统二-区域高精度大气污染模式分系统及区域云可分辨天气预报模式分系统”和“系统三-超级模拟支撑与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于2020年5月29日召开。鉴于疫情当前,不宜聚集,项目采取“函评+视频会议”组合形式进行评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科院...
2020年1月10日至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顺利召开了2019年度总结交流会。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50余人参加会议。
2020年1月15日,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组织召开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监测、诊断及预测业务系统”科技成果中试实施方案论证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试基地运行办公室主任李清泉研究员主持了论证会。
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多尺度全球大气数值模式物理过程和资料同化系统研究“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议在我校南气宾馆成功召开。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清华大学王斌教授,南京大学汪名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赵传峰教授等特邀专家、项目首席彭新东研究员、课题组长邹晓蕾教授、林岩銮教授、张峰教授、张果副研究员以及课题研究人员等3...
2019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云物理研究团队在京师科技大厦B座520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溶胶对流云降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京津冀区域模式应用示范”2019年年度进展交流会。来自6所高校、多个研究机构以及气象局的专家领导、项目及课题主要负责人、项目骨干和学生共计70余人出席会议,对本年度项目以及六个课题的工作进展进行总结汇报,并对项目后期的实施计划开展了讨...
2019年11月16日-17日,由我校举办的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夏威夷大学王斌教授召集、我校地球系统模拟中心承办,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协办。来自国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业务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