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微生物学 酶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401 秒)
N6-甲基脱氧腺嘌呤(6mA)是DNA腺嘌呤6号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修饰,在多种生命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调控功能(图1a)。最初,6mA被发现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用于区分自身基因组和外源DNA,保护自身DNA不被限制性内切酶性降解。近年来,6mA逐渐被发现存在于真菌、衣藻、果蝇和哺乳动物等真核生物基因组(gDNA)和线粒体DNA(mtDNA)中,其动态水平的变化调控了早期胚胎发育及线粒体转录...
2021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柏林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hexameric plasma membrane H+-ATPase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782-y)。该研究解析了自抑制(3.2 )和激...
日本研究人员2016年3月15日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酶,有助防治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癌。胃癌是人类第二大癌症杀手,尤其在东亚地区多发,日本每年约5万人死于胃癌。大部分胃癌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的cagA蛋白质侵入胃细胞后,会和一种名为SHP2的酶结合,引发胃癌。他们发现SHP2还有一种“兄弟”酶SHP1,cagA蛋白质如果和...
2015年12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terminal domain of leucyl-tRNA synthetase from pathogenic Candida albicans recognizes both tRNASe...
探索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入兔软骨细胞以获取大量种子细胞的方法和技术。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兔软骨细胞,以pcDNA3.1/Zeo(+)-hTERT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对照组则为空载体pcDNA3.1/Zeo(+),筛选并挑选出阳性克隆后扩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染hTERT基因后的软骨细胞hTERT mRNA表达;甲苯胺蓝染色判断转染hTERT基因...
目的建立副溶血弧菌TaqMan实时-PCR和毒力基因TaqMan双重实时-PCR筛检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PCR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hermostable related he...
目的 在同一体系中对布鲁氏菌6个种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布鲁氏菌6个种的差异基因设计5对引物,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鉴定。先用标准菌株建立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然后扩增地方株进行验证。结果 除绵羊附睾种外多重引物PCR方法能将其余5个布鲁氏菌种全部鉴定出来。结论 这种方法快速准确,且对实验操作人员安全,是布鲁氏菌鉴定的辅助方法。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检测军团菌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扩增参考菌株的染色体DNA(L.pneumophital-14、L.micdadei、L.dumoffii Llongbeachae、L.Jordanis、L.bozemanii),均可检出375bp的16SrRNA基因片段。对于已经监定的5株国内分离菌株染色体DNA进行扩增,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地高辛标记16SrRNA基因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结果为阳...
目的建立空肠弯曲菌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粪便标本的直接检测。方法根据空肠弯曲菌特异性基因hipO和mapA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在对2组引物和探针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的基础上,对45例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提取DNA之后,荧光PCR检测,同时进行分离培养。 结果两组引物和探针能准确检测空肠弯曲菌菌株2株,检测限可达到10~20 cfu/ml,并与其他肠道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检测...
目的: 观察10-23脱氧核酶对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细菌β-内酰胺酶SHV-5基因的10-23脱氧核酶、反义寡核苷酸和无关对照寡核苷酸,采用电穿孔法将其分别导入表达β-内酰胺酶SHV-5的大肠杆菌中,观察耐药菌在导入脱氧核酶后,在含β-内酰胺类抗菌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活力及β-内酰胺酶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10-23脱氧核酶导入表达blaSHV-5的大肠杆菌后...
目的:构建pCool-GST-ICAD/CAD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AD核酸酶。方法:用PCR扩增CAD核酸酶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Cool-GST-ICAD载体中构建出pCool-GST-ICAD/CAD表达质粒。经酶切和电泳鉴定正确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等方法分离纯化,最后用SDS-P...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作为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判定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9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患者采取常规三联疗法进行除菌治疗,利用免疫量度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18 mo时测定其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同时利用胃黏膜HE染色、H pylori抗体 ELISA检测及H pylori-DNA PCR检测三种方法联合判定H pylori除菌治疗效果.结果: ...
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内的表达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分离出的216株肺炎克 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结果 共检出产ESBLs菌68株,检出率为31.5%。产ESBLs菌 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
近年来,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氧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使耐药形势日趋严重,而导致细菌对此类药物耐药的最主要原因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特别是1983年德国首次从臭鼻克雷伯菌发现产ESBLs株以来,产ESBLs的菌株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道。最常见的质粒介导的ESBLs有:TEM型、SHV型、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