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城市化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1.837 秒)
本书是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及其合理利用模式”和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大城市郊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成果选编。全书分三篇,共24篇论文。第一篇,理论探索。论述了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研究的科学内容,对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基准地价评估、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土地信息学建设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篇,背景分析。对我国工...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命题,也是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战略问题。本书分17章,紧紧抓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这一目前处于薄弱环节的研究热点,从探讨城市化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系统揭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基本理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理论,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力与...
中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要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同步,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以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程度为前提约束条件,科学选择符合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际的健康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模式。本书通过对过去5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动态演变轨迹的分析,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衍生的资源环境剥夺问题,提出了未来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客观判断了实...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朱雷课题组在地学领域著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GRL)发表题为“利用TROPOMI和VIIRS卫星数据研究亚洲NMVOC对城市化的响应”(Response of Anthrop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missions to Urbanization in Asia Pro...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伟奇研究组与欧阳志云研究组通过合作,在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多尺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Beyond city expansion: multi-sca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urban megaregion formation in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2020年10月2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境气象团队孙立群博士的研究论文Dramatic uneven urbanization of large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recent decades(近几十年来全球大城市城市化进程极度不均衡)。这项研究采用美国遥感卫星(M...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组成与结构变量对城市河流水质的影响程度和机制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汉江流域襄阳城区段8个水质监测断面为中心,利用GIS软件以河流为对象生成8种空间尺度的缓冲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冗余分析等方法与模型,识别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最有效的河岸带空间尺度,以及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农用地和城市用地的面积占比随缓冲区宽度上升而增加,而其他景观类型呈相反的变...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十周年庆典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14亿中国人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最伟大的实践探索”。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为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奉上了一场知识、思想碰撞的饕餮盛宴。他们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诠释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精准扶贫和乡村...
2017年7月19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沈惠中(博士后)为第一作者、题为Urbanization-induced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reduced ambient PM2.5 concentration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定量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移民家庭直接能源(不包括诸如基础建设等间接能耗)结构转...
 河流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联系陆地与海洋两大碳汇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全球生物地化循环的热点区域。全球河流水-气界面CO2排放总量高达1.8 Pg,相当于80%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年净吸收碳量,目前关于河流水体CO2排放研究大多仅关注时空变化及碳通量,而极少关注流域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河流CO2排放的影响。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不同气候区大型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的研究,而很少关注小型水库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全球有超过数百万的小型水库,其拦截和积累了大量陆地碳和氮,并因此成为潜在的温室气体排放热点区域。
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会议将于2017年6月14-16日在上海大学举办。这次会议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布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研究网络三方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中国城市化的再思考”。现在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既具挑战性又令人兴奋的时期。其挑战性在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期,中国进入更为缓慢的经济增长阶段。其令人兴奋则在于中国一直在实施雄心勃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为了探明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地下河溶解态正构烷烃(D-ALK)的组分特征,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分别对受不同程度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老龙洞与青木关两条地下河出口(老龙洞口、姜家泉)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D-ALK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两地D-ALK碳数分布均为nC14~nC35. 其中,姜家泉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总量(DT-ALK)为102~356 ng...
对近40 a来河套绿洲城市化进行遥感监测与区域差异分析,以期为河套绿洲各城市的规划管理、城市间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利用1975,1989,1995,2000,2006和2014年6景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结合7个城市扩展评价指标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开展研究。[结果](1)河套绿洲3座城市的扩展趋势不同,扩展速度、强度及城市扩展弹性系数不同。(2)三座城...
本研究以深圳市作为典型城市化地区代表,以直链烷基苯(LABs)作为环境分子标志物,在分析土壤LABs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通过土壤LABs污染水平与城市化过程指标的相关分析,对直链烷基苯指示城市化过程可能性开展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规模、用水状况、城市建设、收入与消费及产业结构这5个方面的因素与土壤中LABs污染水平均有相关性,表明环境LABs水平与城市化过程相关,可以作为环境分子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