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创新中心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324 秒)
武威市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于2021年3月经武威市科学技术局批准建立。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玉米病虫害发生调查、室内鉴定、药剂筛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工作,进一步扩大技术来源,凝聚技术亮点,创新方式方法,集成可复制推广的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搭建科技攻关和交流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综合...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完成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迎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审议了相关材料,经野外样地复核和充分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植物依赖细胞内免疫受体NLR识别病原菌分泌进入胞内的效应因子(effector),并触发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据其N末端结构域可分为三类——TIR-NLR(TNL),CC-NLR (CNL)和CCR-NLR(RNL);根据NLR发挥功能的方式可分为两类——识别effector并起始ETI信号的sensor NLR、作用于sensor NL...
TIR(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结构域蛋白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主要功能是介导免疫反应和细胞死亡。植物TIR免疫受体作为NAD+裂解酶发挥功能,产生信号小分子激活下游的脂肪酶类似蛋白EDS1而引起免疫和细胞死亡。除了激活EDS1的信号小分子,植物TIR降解NAD+还生成cADPR的同分异构体。目前结构已解析的cADPR同分异构体包括2’cADPR和3‘cA...
建立植物识别病原菌/共生菌的信号转导途径,解析植物-病原菌/共生菌/昆虫互作及植物防御反应的调控机制,揭示物种间互作的基因对基因策略与互作应答调控的分子机理。聚焦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温、水、肥等非生物胁迫以及主要作物病害等生物胁迫,研究植物对胁迫信号的感知、信号传导机理,解析植物应答环境胁迫与植物生长发育的交叉调控机制。
本发明涉及调控基因在病原体诱导状况下表达的FGI2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分离到一个能够响应病原体侵染信号,并调节目的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所述的启动子对于在病原体侵染状态下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以改变植物的抗病性是非常有用的。
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杂交或转基因等方法提高植物抗虫能力的新方法,通过提高水稻植株中AOC4或OPR7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水稻对稻飞虱和稻螟虫的抗性。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高产与优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稻飞虱一直是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发展安全有效的稻飞虱控制措施,是保障水稻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抗性品种可以降低稻飞虱的繁殖速度,从而有效控...
本发明涉及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标记。首次筛选到一份抗性广谱突出的籼稻品种,并进而找到该品种中含有的具有广谱抗病性的显性基因,定名为 Pigm1。基于该基因,可制备抗病能力增强的转基因植物,或制备出鉴定植物抗病能力的分子标记物。本发明还提供了特异性鉴定 Pigm1 的分子标记物。
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杂交或转基因方法提高植物抗虫能力的新方法。在农业上,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农业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加,以及出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迫切需要开发环境友好、高效、低毒的防治方法和植物抗虫技术。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矛盾,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转基因抗虫大豆,Bt 抗虫棉等。
2023年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段成国研究组完成的题为“JMJ28 Guides Sequence-specific Targeting of ATX1/2-containing COMPASS-like Complex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中ATX1/2-COMPASS-like复合体催化...
2022年11月2日,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同辛秀芳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Promotion of Arabidopsis immune responses by a rhizosphere fungus via supply of pipecolic acid to plants and selectiv...
2022年10月3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英国Sainsbury Laboratory/瑞士苏黎世大学Cyril Zipfel教授实验室合作的题为“The Arabidopsis E3 ubiquitin ligase PUB4 regulates BIK1 and is targeted by a b...
2022年9月21日,国际植物科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毛颖波研究组题为“A highly accumulated secretory protein from cotton bollworm interacts with basic helix–loop–helix transcription fac...
大豆“症青”病害(Soybean stay-green syndrome, SGS)是指感病大豆在正常成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同时出现荚而不实或籽粒瘪烂的现象。“症青”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大豆减产20%-80%,特别严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大豆“症青”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流行,已成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上的“癌症”。然而,引发大豆“症青”的原因一直备受争议,推测的可能原因包括虫害(如点...
全球的农作物每年因为病虫害导致产量损失通常在10%-30%,大量的化学农药被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人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植物抗病过程中激发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防卫反应,一般认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代谢物质,往往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能量和代谢物的分配,即植物发育与抗病间存在权衡交易(trade-offs)的问题,因此高抗的植物往往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降低产量和品质,这就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