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地球环境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106 秒)
钾(K)是太阳系和地球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和植物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地球地壳和海水中,其丰度排第8位。很早之前人们就认识到了K同位素(δ41K)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受分析手段和精度的制约,其同位素的研究一直进展较慢。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革命性突破,尤其是仪器配备碰撞池能够消除K同位素测定的干扰,其分析精度从SIMS的0.5‰提高到目前的0.05‰。在这样的高...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碳气溶胶的重要贡献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和云特性等条件而影响区域环境变化。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沉降于冰雪表面会加速其融化,并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安全。因此,探究该区域生物质燃烧排放气溶胶的时空变化、传输等因素,对评估其区域气候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粉尘可以通过调节云的形成、能量和水分收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认识大气粉尘的排放和载荷是理解粉尘全球气候效应的重要途径。中亚地区是北半球重要的粉尘源区,贡献了全球粉尘排放的17-20%,中亚粉尘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粉尘变化原因与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黄土作为古粉尘堆积已成为了解过去粉尘自然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全球古气候...
大气粉尘可以通过调节云的形成、能量和水分收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认识大气粉尘的排放和载荷是理解粉尘全球气候效应的重要途径。中亚地区是北半球重要的粉尘源区,贡献了全球粉尘排放的17-20%,中亚粉尘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粉尘变化原因与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黄土作为古粉尘堆积已成为了解过去粉尘自然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全球古气候...
基于多年野外和实验室的观测研究,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环境研究团队搭建了一个基于沙尘释放过程的沙尘生成系统。通过对实验室产生的和田间观测到的沙尘气溶胶粒度和化学组成的严格对比,他们证实了从沙尘粒度和化学研究的角度上看(图1a,b),该系统是实验室或野外获取沙尘源区表土释放的沙尘气溶胶的有效工具(Wu et al., 2023)。利用该系统科研人员进一步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表表释放的沙尘气溶胶的可溶性盐进行...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全球范围内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显著信号,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ENSO的气候特征及动力学机制对于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现代器测资料的时间跨度较短,这极大的限制了我们对ENSO变率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中晚全新世作为地球历史上距离人类活动最近的地质历史时代,重建这一时期的ENSO变率有助于我们...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风等)发生时间较短(天-小时尺度),却危害巨大,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但有限的器测资料制约了人们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理解和气候模式的校验,全球变暖下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预测也因此成为最新IPCC报告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古气候资料是对现代器测资料的重要补充,但传统古气候研究分辨率通常较低(月或更低),只能重建季节或年以上的平均气候变化,难以研究发生在天-小时尺度...
年代学是古气候研究的基础,其中14C年代学尤其重要。由于黄土中缺乏碳屑等可靠的测年物质,黄土有机质成为14C定年的首选测年物质,但是黄土有机碳通常是来自不同来源的非均质混合物,其中包括来自源区的老碳,与沉积物形成同时期的碳,以及渗入沉积物的现代年轻碳,这些不同来源的(老碳和年轻)如何影响有机质14C年代的可靠性,原因一直不明,这就造成黄土有机质14C年代的可靠性存在很大争议。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进程,二次污染物逐渐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呈现颗粒物与臭氧(O3)复合污染特征。关中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人口聚集地,近年来O3污染已成为影响本区域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中地区缺乏系统的O3污染形势梳理,缺少区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其他O3前体物的整体观测,从而制约了对O3污染形成机制的深入理解。
气象观测显示,台湾降水随着全球变暖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呈下降趋势。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台湾降水减少趋势是否与全球升温有关。中科院地环所树轮实验室利用树木年轮宽度和稳定氧同位素指数重建了台湾1259-2006年降水变化历史(图1),该重建序列可以反映东亚低纬度地区的降水变化。
2017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交流会由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此次学术交流会旨在寻找海陆结合的气候变化研究的新的关键科学问题,增进海陆联合研究的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陆地-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50余位专...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汝锦于2017年7月5日在韩国济州市举行的第十届亚洲气溶胶会议(AAC2017)上,荣获亚洲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AYASA, Asian Young Aerosol Scientist Award)。在5名候选人中,黄汝锦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该奖项。
应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常旭研究员邀请,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雷兴林研究员、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薛自求研究员,于2017年6月30日到我所开展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对注水诱发地震的几点认识” 和“Seismic Rock Physics in Reservoir Geophysics”的学术报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受科技部委托,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遴选,旨在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科学院通过其官网宣布了2016年度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84位来自美国本土的科学家新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另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科学家新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在其官网中称,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都在原创研究中做出了杰出和源源不断的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