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海洋科学 海流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92 秒)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学术期刊在线发表了海洋所胡敦欣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off the New Guinea coast from mooring measurements”,揭示了新几内亚沿岸海流的...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南海环流动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西太潜标观测的海流资料同化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刘大年博士为第一作者,舒业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海洋数据同化是融合海洋观测与数值模拟、改进海洋环境预报的重要手段。受制与观测的海流廓线资料稀缺、海流时空变化较强的特点...
近日,美国气象学会《物理海洋学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袁东亮课题组与印尼科学院海洋研究中心在哈马黑拉海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Moored observations of transport and variability of Halmahera Sea currents”,揭示了基于哈马黑拉海潜标观测时间序列的贾伊洛洛海峡全水深海流垂向结构与季节变率。海洋大输送带是全球大洋热盐环流的路径...
2019年5月20日至24日,第二届船海流体动力模拟国际研讨会在船海楼召开。来自英国、丹麦、美国、伊朗、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中青年船海流体动力学者和40余位博士、硕士参加会议。会议主题是“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学者们聚焦海洋结构物与波浪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交流。内容涵盖理论、数值或试验模拟的研究演变历程,及相关最新的应用成果。会议开辟了海洋相关专门领域的国际合作新途径,并通...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科学基础实验课件第五章 海洋科学入门实验第15讲 海流观测的原理及方法。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科学基础实验课件第三章 物理海洋和气象调查实验4 潮位与海流观测。
视频: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第9讲 海流
基于自2002年3月17日至4月15日在锚定测流站平均位置(20°49′57″N, 120°48′12″E)处观测海流, 在吕宋海峡从卫星绝对地形导出的地转流(简称为卫星地转流)以及采用最大熵方法作谱分析, 研究了吕宋海峡海流的结构和变化. 在锚定测流站处亚潮流表明, 当水深增大时, 流速减少, 流向则以反气旋方向旋转. 这揭示在上层海流向南海进入, 而在中层南海水向太平洋流出. 在吕宋海峡海流的...
基于在南海东北部锚定测流站在450 m以浅Long Ranger ADCP测流长达77 d的资料, 以及在2000与2300 m处深层流长达7个月左右的测流资料, 进行了谱分析与计算. 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比较50~400 m处海流的月与季节变化, 它们的变化趋势是较为一致的. 从日平均流速前进矢量图, 其流速在大部分时间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变化. 这与从对海表面高度作定性分析的结果大...
通过一个高分辨(1/6度×1/6度)南海环流模式, 在旋转加快(spin-up)过程中分析了南海上层海洋季风驱动下海盆尺度环流特征建立的方式与内在机制, 分析了南海自静止态至海盆尺度环流特征初步形成的过程, 揭示了此过程中边界截获Kelvin波和西传斜压Rossby波的重要作用, 由此估算了南海上层海洋季风性海流调整的特征时间尺度.
该项目在海流垂向结构方面:发现斜压海流的向岸分量平均值、平均涡动动能等要素的垂向分布均随深度的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在突发性强流方面:指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在0―150m的观测深度层内的主要特征;在上层流动状况及调节过程方面:分析该区海水的动力、热力学结构,描述夏季风爆发、维持期间上层海洋的变化,讨论近表面水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对海面风场的响应。通过综合分析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温...
该项目为广东河口海岸典型干堤防灾能力的诊断与整治措施研究。该成果主要应用于海洋减灾和海洋工程。深海和浅海嵌套的热带风暴下浪、潮、流耦合数学模型由大洋第三代波浪预报模式(WAVWATCH Ⅲ),近岸第三代波浪计算模式(SWAN),三维潮汐、增水和海流海洋模式(南海所FSCSIO)为基础,经改进、关联、扩展和集成而建立。大洋与近岸波浪场数学模型中,水位、流场由三维潮汐、潮流、风暴增水和风海流数学模型...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海洋减灾和海洋工程。深海和浅海嵌套的热带风暴下浪、潮、流耦合数学模型由大洋第三代波浪预报模式(WAVWATCH III)、近岸第三代波浪计算模式(SWAN)、三维潮汐、增水和海流海洋模式(南海所FSCSIO)为基础,经改进、关联、扩展和集成而建立。三维潮汐、潮流、风暴增水和风海流数学模型中,表面风应力与波要素相关,波致增水计算的波应力由波浪场数学模型,其相互作用通过迭代得到。应用M...
基于2004~2006年12个航次的水文资料,用逆方法计算得到了奄美大岛以东AE断面琉球海流的流速和体积流量.再次证实琉球海流具有较稳定的次表层流核结构,流核位于110~600 m深度,并沿AE线分布于27.2°~28.2°N,流核的最大流速为15.1~80.0 cm·s-1. 12个航次的平均流速断面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次表层流核,其流核的最大流速为21.3 cm·s-1, 流核的垂直和水平尺度分别...
本项目着力研究由温、盐剖黄面资料推导出观测海区三维环流结构的正确步骤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黄海、东海及南海模部分海域的环流计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三维式固然重要,但最关键是要了解选定模式的特性并合理配置该模式。利用非同步资料进行温、盐保持不变的纯诊断计算会使流场结果出现扭曲现象,而在诊断计算后进行短期预报计算的方法会对温、盐场作适当的动力调整,在大尺度环流结构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