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海洋科学 近海相关记录129条 . 查询时间(0.182 秒)
日前,从国家科技部获悉,由中科院海洋所承担申请的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获得立项。
继“米雷”强台风之后,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主观测浮标系统又一次经受了“梅花”强台风的考验,成功记录了“梅花”强台风路径过程中全程实时观测数据。在这次强台风中,东海观测浮标系统所测得的极大风速为42.7米/秒(台风中心风速为45米/秒),所测得的最大波高为11.3米。在强台风路径过程中,为上海海洋气象台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供了实时观测数据,为台风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目前,我国迄今最大规模近海海洋水体环境调查(“908专项”)进入了成果集成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记者了解到,历经夏、冬、春、秋4个季度航次的调查,“908专项”水体环境调查全面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基本掌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状况。
河海大学为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力量与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沿海开发,于2010年9月16日成立了河海大学南通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以“全球变化下动荡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为主题的第362次香山科学会议2009年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中科院海洋所孙松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吴德星教授、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所王清印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乔方利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2009年11月20日前,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浮标系统验收会在青岛召开,所长助理王凡研究员主持会议。
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中国近海14年多的测高海平面同化格网资料进行分析,给出了黄海、东海和南海各海平面变化主要主成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各海区主成分时间变化序列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海洋环流或洋流特征相对应.时频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的显著周期主要为年周期信号.其次,黄海和东海还显示准2个月的非稳态信号,东海...
根据大连和长海 12a的海雾资料 ,分析并得出大连及其近海海雾的气候特点、海雾生成的气象和水文条件、海雾天气的能见度状况及厄尔尼诺现象与海雾的关系。
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消息,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设立专项访问学者基金及开放课题基金,用于资助优秀的学者前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科研。
5月15日9:30,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拔锚起航,缓缓驶离青岛中苑码头,开始执行2009年度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春季)任务。
该项目发现在珠江口近海的水体中,重金属铜的生物有效性营养盐的含量和储存状态密切相关;在无机营养盐中,无机氮,特别是亚硝酸盐((NO_2)^-),与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形态(游离态铜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而珠江口水体中无机氮营养盐的水体和含量,又与沿岸人类活动的排放、珠江口水体本身的理化性质、特别是与珠江口近海水域水流状况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夏季尽管珠江流域的降水量明显大于冬季,由于上升流的存在,水体...
该项目在海流垂向结构方面:发现斜压海流的向岸分量平均值、平均涡动动能等要素的垂向分布均随深度的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在突发性强流方面:指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在0―150m的观测深度层内的主要特征;在上层流动状况及调节过程方面:分析该区海水的动力、热力学结构,描述夏季风爆发、维持期间上层海洋的变化,讨论近表面水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对海面风场的响应。通过综合分析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温...
一、成果内容简介、关键技术、技术经济指标:1.成果内容简介:(1)近海热通量的测定、其分布规律以及海气通量计算参数化方案的建立。(3)近海大气气溶胶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3)近海海面气旋发展的数值模拟。(4)近海太阳辐射热通量(辐照度)的测定及其垂直分布模式的建立。2.关键技术:(l)在海上进行了涡度相关法直接通量观测;完善了海气通量计算的参数化方案。(2)应用GCM模式四维同化卫星资料,分...
该成果以场址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为主,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物探、震害、现场调查及技术人员培训;建立了近海平台场址调查数据库格架;编写了近海平台和管线场址调查与评价规范。该成果已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应用,平台与管线已安装并投入了油气生产,同时准备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范围推广应用。该成果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转化和进一步开发,以及国内外交流、培训,培养了一支掌握近海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的科技队伍,增强了国内外竞...
一、成果内容简介、关键技术、技术经济指标:在进行渤、黄海强温跃层数值预报研究中,提出的渤、黄海强温跃层大面积数值预报-维差分模式,包含了海面热通量(包括太阳辐射、云量、风、气温和湿度)、层结(浮力)、风海流和潮流及波浪混合,水深和透明度等对强温跃层的影响,用叠代算法避免了将表面水温作已知的矛盾;并根据渤、黄海是宽度不大的半封闭海区和水温及温跃层变化比气象因子变化有一个时间滞后的事实,用沿岸和海岛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