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棉花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0.126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都位于染色体C5上。利用本发明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效率。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因GhSINAs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基因GhSINAs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所述基因GhSINAs包括基因GhSINA7、基因GhSINA8和基因GhSINA9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基因GhSINA7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基因GhSINA8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或SEQ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团队发现陆地棉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关键抗病基因受到人为选择来满足不同时期的育种需求,并阐明了该抗病通路中外质体活性氧爆发介导的抗性机制,为棉花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靶点。相关研究成果以“Promotion of apoplastic oxidative burst by artificially selected  GhCBSX3A  enha...
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快速推广、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油料作物和棉花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马唐、反枝苋等恶性杂草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油料作物和棉花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大豆、花生、棉花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据预测,2024年棉蚜、棉叶螨、蓟马、棉铃虫、棉盲蝽、苗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黄萎病、铃病(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将在各棉区普遍发生,烟粉虱、斜纹夜蛾、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等)、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甜菜夜蛾等病虫害局部发生。为做好2024年棉花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密交替环境下培育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品种的方法,步骤如下:(1)母本和父本杂交,得到F1代种子;(2)对F2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3代种子;(3)对F3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4代种子;(4)对F4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5代种子;(5)对F5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抗病棉花高效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预设的目标抗病性状筛选目标棉花品种作为母本或父本;基于预设的优势互补规则选取目标早熟棉花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并完成母本或父本与轮回亲本的定向杂交,得到F1代群;利用SSR标记法基于目标抗病性状的分子标记对步骤S2所得的F1代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筛选出携带目标抗病性状基因且与轮回亲本遗传相似度高的F1单株;以轮回亲本为父本,与携带目标抗病...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献龙教授领衔的棉花遗传改良团队研究成果以“Polyethyleneimine-coated MXene quantum dots improve cotton toler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by maintaining ROS homeostasis”为题在Nature Communi...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采用体式显微观察、电镜扫描、刺吸电位、RNA-seq等技术或方法,从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转录组学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棉蚜性二型现象。为制定棉蚜防控策略和研发棉蚜防控新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Sexually dimorphic morphology, feeding behavior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包括向棉花基因组中导入SEQIDNO.1所示序列的基因及其反向重复序列的基因。本发明通过在棉花植株中导入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使棉花植株中转录生成与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相对应的双链RNA结构,棉花植株中的Dicer?like蛋白将双链RNA切割成20?25nt大小的siRNA,这些siRNA可以识别侵染棉花的大丽轮枝菌当中与之序列互补的致病基因mRNA并致其降解...
棉铃软腐病,是一种针对棉铃发作的真菌性病害。病铃初生深兰色或褐色病斑,后扩大软腐,严重时可以导致棉铃湿腐,影响棉花质量和纤维强度。该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和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致病因子VdEPG1与棉花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互作调控寄主对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以“The glycoside hydrolase 28 member VdEPG1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Verticillium dah...
刘珍,女,1972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曾主持院级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农药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刘秀丽,女,1663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大屯村,本科学历,职称:副研究员,现从事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工作。
许爱玲,1997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保系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工作至今;2019年5月被聘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病害研究、棉花枯、黄萎病抗病性鉴定以及中药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