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天气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气学 预测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暴雨、高温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升对极端事件的变化、机制及预测的认知,AOSL特组织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变化、机制及预测”的专刊,已于2022年8月20日上线出版(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tmospheric-and-oceanic-science-...
2021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我国气象部门将在当天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气候趋势预测产品,内容包括延伸期(10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的气候趋势预测结论,为气象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气候服务信息。气候预测结论定期发布,即时更新,公众可登录国家气候中心官方网站和各地气象局网站查询。
2020年9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海河流域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海河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高校及科研院所近70位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广泛交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成果,为提升海河流域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建言献策。
次季节-季节预测是无缝隙预测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在2016年出台的未来十年战略规划中就包括次季节-季节可预测性目标,其中除了计划将高影响天气的集合预报时效提前至两周外,还决定到2025年将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多系统之间转变的预报时间提前至4周。
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由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修群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90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项目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项目责任专家黄建平教授、李维京研究员,项目特邀咨询专家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兆勇教授、何金海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倪允琪研究员,南京大学丁爱军教授、孙鉴泞教授、孙旭光教授,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项目全体研究骨...
在近期召开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2017年用户年会上,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台风模拟-次季节预测系统FGOALS-f2.0”团队(李矜霄、吴小飞、王磊、何编、王晓聪、包庆、刘屹岷和吴国雄)获2017年度“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国家超算广州中心2500余家应用团队中,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个项目组提交的应用投稿,投稿应用涵盖工程仿真、航空航天、气象海洋环境、建筑信息模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
2012年9月20日,社发司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验收会,项目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听取项目组所作汇报,审阅有关文档资料,经充分质询和讨论,对项目研究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09年7月13-14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吉林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市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吉林省气象局局长秦元明出席并致辞。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力主持会议开幕式。
夏季气温与商品销量市场预测及效益评价。
基于前传式神经网络BP算法(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和回归模型,探讨了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赤道纬向风之间非线性分类和映射逼近的建模方法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前传式网络,特别是回归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较好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及比较实用的预报时效.
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高原上空100 hPa高度场及其东侧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场的时空联系和旱涝预测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加热场与高度场的第一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具有高度的时空相关;前期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通过影响后期高原上空100 hPa高度场,导致未来高原东侧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加热场-高度场-降水场之间的这种非同步关系,反映了川渝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因子...
由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东北灾害天气过程研讨会暨基金重点项目启动会于2007年2月1日至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和吉林省气象局共同主办,吉林省气象局承办,标志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东北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正式启动。项目负责人、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专家齐聚 认真审议 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01-07课题通过中期评估并获高度评价 2006年12月11-12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简称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七个课题中期评估会议在北京举行,该项目的七个课题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
2006年2月24-26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上海市气象局汤绪局长、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林洪柱助理巡视员、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中心张峰处长、上海市科委孙利源处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这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黄荣辉...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姚润丰)中国气象局的专家预测:2004年我国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次数仍将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常务副主任董文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家日前对2004年的沙尘天气进行了会商,结果显示,由于东亚冬季风偏弱,这将使今年东亚的沙尘暴天气总体仍然偏少。 另外,国家气象中心对北京等6个气象站1954年以来沙尘天气的日数统计显示,平均风速大于6米每秒的日数总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