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原因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0.216 秒)
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的差异)是影响陆-气间水热传输和寒区冻土分布的重要指示因子。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其隆升通过动力和热力作用影响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系统。因此,研究青藏高原的地-气温差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地区气候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青藏高原气温、地温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
印度夏季风对南亚及其周边地区的水文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该区域的冰芯、树轮、石笋等古气候档案中稳定同位素记录常被用来重建印度夏季风活动的历史: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低值通常反映了较强的印度夏季风,反之亦然。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南亚地区5月至9月(即季风期)降水稳定同位素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印度夏季风强度变化并不一致(通常在7、8月份最强)。因此,除了印度夏季风强度外,还有其他因素对该区域季风...
2021年9月,在印度西北部和我国华北地区同时出现极端强降水,两地降水量均打破了有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通常情况下,印度西北部雨季和华北雨季发生在7、8月,两地雨季在9月基本结束,而在欧亚陆地气温偏暖的背景下,2021年9月亚洲降水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都具有类似于雨季(7、8月)的特征。
沙尘暴是我国主要的灾害之一,对国民生产生活活动和身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同时,沙尘气溶胶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辐射、冰云、风尘堆积和海洋碳循环均有重要作用。另外,沙尘暴活动作为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也是认识地球系统演变的“一面镜子”。
沙尘暴是我国主要的灾害之一,对国民生产生活活动和身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同时,沙尘气溶胶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辐射、冰云、风尘堆积和海洋碳循环均有重要作用。另外,沙尘暴活动作为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也是认识地球系统演变的“一面镜子”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2022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了2011-2020年西北太平洋全年台风频率增多现象及其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limate Dynamics(《气候动力学》)上。王海丽博士为第一作者,王春在为通讯作者。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TC)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占全球TC总数量的三分之一。从气候平均来看,每年约有26次被命名的TC发...
据预测,在全球尺度上极端低温可能会随着未来气候变暖而减少。然而,升温对高海拔地区冻害事件出现概率的影响更加复杂,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生长季冻害事件会否出现增加或减少趋势,目前关于相关成因机制研究仍较匮乏。夜间低温和日间强太阳辐射联合导致的低温光抑制效应,生长季早期冻害事件的增加可能会限制林线以上的幼苗生长,导致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林线上升可能会减缓。因此,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
青藏高原被称作“亚洲水塔”和“第三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高原湖群是“水塔”水循环的重要组成,连接水圈、大气圈、冰冻圈等重要圈层。在高原内陆区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内流区湖泊出现大规模急剧扩张,对水文过程和当地人居环境造成显著影响。遥感是目前大范围湖泊水文变化监测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不同卫星传感器服役时段长短不一、空间覆盖及精度限制等问题,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时空代表性有限...
2020/21年冬季,亚洲和北美刚刚经历了打破历史观测记录的极端低温事件,也就是俗称的“寒潮”。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热浪的发生容易理解,但是寒潮是如何发生的呢?一项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美国大气海洋局、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芬兰气象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合作研究阐释了过去冬季发生的三次低温事件的机制。
2021年6月3日电 针对“今年我国龙卷风偏多原因是什么”问题,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3日指出,现在还不能下今年龙卷风偏多的结论。今年4月以来,强对流天气整体偏多偏强,与大背景相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气流强盛,到达的位置更北。今年华南前汛期一开始降水很少,但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很多,水汽大量输送到长江中下游;二是北方高层冷空气偏强,并且不断南下,高层空气是干冷的,低层空气是暖湿的,增加了不稳...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感染迅速蔓延至湖北省及全国其他地区。在2020年春节期间,各类公共活动被取消,各地居民都尽量居家不外出,人类和工业活动减少到基本或最低水平。但在此期间,华北平原发生了严重的雾霾事件。那么造成华北地区严重雾霾事件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象条件和排放源减少分别有什么影响?基于此背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美根研究员课题组使用WRF-Chem...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报道,2021年在全球的欢呼和期待中到来。新的一年,气候变化、地球变暖的话题,将成为热门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告诉BBC首席环境事务记者贾斯廷·罗拉特,他认为气候变化持久战胜负的转折点,就在今年。对此,BBC刊文列出2021年气候变化议题可能出现转机的五大原因
今年冬天有点冷!近期,无论身处南方还是北方的公众均感受到寒意,“跨年或将遭遇大寒潮”等新闻见诸网络,更让人们担忧:未来还会这么冷吗?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冷?生产生活会不会受到更大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