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配位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配位化学相关记录470条 . 查询时间(2.221 秒)
陈延民,男,1964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教授。研究兴趣广泛,涉及配位化学、材料化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在《Dalton》《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稀土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已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4篇;省级《无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泉州师范学院教学名师,深受学生好评。
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沈兴海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典型锕系离子(Th4+、UO22+、Pu4+、Am3+、Cm3+)、镧系离子(La3+、Eu3+、Tm3+)以及锶(Sr2+)、铯(Cs+)离子与石墨炔的配位和吸附作用,重点考察了f电子对配位的影响。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发现:水溶液状态下,石墨炔对Th4+、Pu4+、Am3+、Cm3+和Cs+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而对UO22+、La3+、Eu3...
杨玉亭,理学博士,副教授,曲靖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专职老师。承担《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配位化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在科研工作方面,主要从事功能配合物单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周爱菊,女,1978年9月生,安徽长丰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配位化学、多核金属配合物、磁性材料。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肟类桥连配体的单分子磁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2011.01-2013.12, 19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对称核心配位簇磁性材料的对称破缺设计及其磁性调控万, 2016.01-2018.12, 10。
王静,女,1981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金属有机配位化学: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其光、磁、电等性质。科研及教学项目: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柔性配体构筑的功能配合物晶态材料的电催化活性研究,2015/01-2017/12, 30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柔性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解水催化性能, 2015/0...
范玉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出版教材: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3年第2版。获奖:2008获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2010年获中国海洋大学“交通银行奖励教师基金”奖二等奖。2011年获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李国璧,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配位化学;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期刊审稿专家。
刘文龙,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功能配位化学(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获奖情况:1998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授权专利:1.唐萌, 刘文龙,一种5,5’-硫代双间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ZL201610173778.1;2.刘文龙,潘永梅,杨芳,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ZL201610528074.1;3.刘文龙,潘永梅, 杨芳,...
洪显兰,博士、副教授。1990-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攻读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2006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先后在韶关教育学院化生系、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工作,担任中学化学教学法、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郑滔,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高稳定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用于放射性污染物的去除,基于第四副族元素的平台型膦酸配合物(PHOS-series)材料的研究,锕系元素配位化学。
2020年3月31日,由福建物构所李纲研究员承担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芳香化合物的对位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高山,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7月出生。1985年-1992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并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2~199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任教,1998年获得福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任教。目前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配位材料与纳米功能材...
董宪武,男,1964年12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理学硕士,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员。1989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2006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校级教学名师,现讲授《有机化学》、《化学与人类》等课程,为考研学生讲授《有机化学》7年。研究方向为配位化学和教育教学管理。完成农业部教学研究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2项,校级研究项目3项,发表研究论文21篇,被SCI收录21篇...
2019年12月3日,我校iHuman研究所、生命学院助理教授赵素文和钟桂生课题组在Cell Reports上共同发文两篇,报道了两个α类受体的三个晶体结构,阐释了肾上腺素受体多样性和配体特异性的机理。两个α2受体的研究由钟桂生课题组、赵素文课题组、Raymond Stevens课题组、刘志杰课题组、陶厚朝课题组和高通量筛选平台合作完成。博士生曲露和研究助理教授周庆同、博士生陈小玉和高通量平台主管...
2019年11月22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周其林和朱守非团队题为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rbene insertion into N-H bonds of aliphatic amines”(卡宾对脂肪胺氮-氢键的高对映选择性插入反应)的研究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