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相关记录381条 . 查询时间(0.715 秒)
反渗透法处理低放废水      低放废水  反渗透法       2008/12/19
一、前言 反渗透作为低放废水处理的一种新方法正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对堆工废水,洗衣和淋浴等洗涤废水的处理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在一些国家的核设施中建立了处理堆工废水和洗涤废水的反渗透装置,展示了这一方法的广阔前景。
本工作采用固定吸附床方法,研究了不同吸附剂对元素碘和碘甲烷的吸附性能。实验测定了十余种吸附剂对元素碘和碘甲烷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推荐了宜于碘过滤器采用的吸附剂。
同一种吸附剂在不同的吸附条件下,其吸附性能是不同的,甚至可能差异很大。本文研究了吸附质浓度、相对湿度、气流面速度、吸附温度、吸附床高度、射线辐照和吸附剂粒度等条件,对杏核炭吸附I_2,TEDA-杏核炭吸附CH_3I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上述条件对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影响的关系曲线。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是核电站排出的主要放射性废物之一,国际上大多采用固化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的吸水溶胀性和化学活性,给所有固化技术都带来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树脂固化物容易碎裂。因此我们着重就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物的强度、配方和碎裂机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
针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稳定化处理技术现状,研究了适合现阶段我国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的工艺,并利用XAD和SEM分析技术探讨研究了废树脂水泥固化体的结构和性能及采用新型ASC水泥作为固化基材的基本理论依据。
评述了1977年以前一些国家和组织的放射性废水浓度和排放标准,讨论了ICRP第2号出版物计算MPC_W的方法。为了控制低放废水向环境排放,提供液体流出物处理的基础,应该考虑导出水浓度(DWC)。DWC的计算是基于公众的年摄入量限值(ALI)和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给出了计算的导出水浓度。
放射性废物Fe~(59)的处理     Fe~(59)  放射性废物       2008/12/19
放射性废物的种类繁多,处理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目前一般处理的方法,均采用价格 昂贵的离子交换树脂或化学凝聚剂。为了寻找一种既是来源广泛,经济便宜而又具有较高除污率的代用材料,我们针对科学研究、实验室、工业、卫生部门常用的毒性较强的Fe~(59)为对象进行
放射性废物处置规划设想及实施建议。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处理  放射性废物       2008/12/19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汉福特工厂的大量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来自8个生产堆的带有微量杂质冷却水(每天用几百万加仑)。废水尖倾入河流以前,贮藏在水槽内,以便使绝大部分的放射性衰变消失。倾入河流前还需将剩余放射性废物稀释,以保持河水
固化体的抗浸出性是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一重要参数。目前,国内采用国标GB7023—86中的标准浸出试验方法测试固化体的抗浸出性,试验周期长。并且,国标GB14569.1—93仅对核素第42d的浸出率作了规定。这一规定不能很好反映不同固化基材、不同配方固化体间抗浸出性的差异。美国国家标准ANSI/ANS-16.1—2003采用快速浸出试验方法,并用浸出因子来表征核素的抗浸出性。本工作参照美国标准对试...
本工作研究放射性废物快速非破坏性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检测装置探测效率的蒙特卡罗法计算。对分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235U计算值与实际值间的相对偏差<10%,由此证实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本文叙述了原子能企业废液的生成和性质,说明了废液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但影响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而且影响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速度。并扼要的叙述了有关废液处理工作的国际现状,由此可知高水平废液,过去多采用蒸发浓缩不锈钢桶贮存的方法,现各国正在研究用粘土等惰性物质吸附和高温灼烧成玻璃状固体而处置的方法。中水平废液,英、法等国家多采用凝聚过滤法,其所用的凝聚剂为矾土、磷酸钙等。比利时采用凝聚过滤再通过...
一、概述 我厂是五十年代兴建的核燃料生产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原料生产车间、设备检修车间以及其它铀作业场所。其废物主要是原料生产的木炭渣、氟化渣、废水处理的石灰渣、设备检修的废旧轴承、各种零部件、橡皮垫圈、塑料和其它工艺厂房拆卸的管道、阀门、设备以及各工艺运行与检修时所用过的手套、口罩、抹布等。
一、引言 一座2×90万千瓦(电)压水堆电站每年要产生1000-1200m~3低中放固体废物(混凝土桶700-900m~3,金属桶300 m~3)。贮存、运输和处置这些废物需要耗费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还要准备很大贮存库和处置场地。因此,减容受到国际重视。压缩减容国外已普遍应用在核电站、核研究中心和核燃料循环各级设施中。安全、经济、有效的压缩装置正在继续开发研究。
针对恒释热率热源接触熔化,提出了热量阈值的概念。分析计算了典型反应堆核废料自埋接触熔化过程中的热量阈值和达到阈值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熔化深度,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比较,指出了相关文献中的一些错误,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