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毒学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植物病毒学相关记录1023条 . 查询时间(0.44 秒)
对田间疑似病毒侵染的蚕豆样品,提取总RNA,分离siRNA,建库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其结果经velvet拼接组装, 经Blastn与NCBI比对分析,发现该样品感染4种病毒:野豌豆潜隐病毒M (vicia cryptic virus M,VCV-M)、野豌豆潜隐病毒 (vicia cryptic virus, VCV)、紫云英矮宿病毒 (milk vetch dwarf virus, MDV) 和三...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可使花生、番茄、辣椒和曼陀罗等多种植物致病,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是其媒介昆虫,而烟粉虱Bemisiatabaci并不能高效传播TSWV,为非媒介昆虫(Pan et al.,2013)。植物病毒不仅可以与媒介昆虫发生相互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修饰非媒介昆虫的行为,导致非媒介昆虫适合...
为明确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CraYVV)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群体基因结构特征,分别采用克隆和测序技术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7种杂草和2种作物进行CraYVV的分离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到的CraYVV进行基因组结构、重组及基因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赛葵、龙葵、臭牡丹、水茄、豨莶、野茼蒿和一点红7...
为明确甘薯病毒G(sweet potato virus G,SPVG)CH株系中国分离物SPVG-CH-Ch1和CH2株系中国分离物SPVG-CH2-Ch1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分离物SPVG-CH-Ch1和SPVG-CH2-Ch1的基因组全序列,应用DNAMAN软件对基因组全序列及不同编码区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基于多聚蛋白基因序列利用MEGA ...
调查发现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和郑州市中牟县西瓜田病毒病严重发生,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蕨叶、皱缩、卷曲,枝梢翘起,果实变小和瓜纹不清。为明确其病毒种类,通过小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采集的西瓜样本中存在8种病毒。其中包括5种已知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
为明确小豆VaAP2/ERF家族基因在小豆应答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侵染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小豆基因组中鉴定VaAP2/ERFs家族基因186个,包括AP2(24个)、RAV(2个)、Soloist(1个)及ERF(159个)四个亚家族,其中ERF亚家族又可分为DREB和ERF两个亚类。基因结构分析发现,68.3%的VaAP2/ERFs基因不具内含子。保守基...
【目的】自2015年以来在新疆棉田出现一种与一般烂铃病害症状有明显区别的新棉铃病害,导致僵铃与裂铃,在潮湿的情况下铃面产生橄榄黑色的霉层。明确其病原种类对于该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自南北疆20个植棉单位采集了38份病样,采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依据采样地点、棉花品种和菌落特征选取20个代表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并运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
大部分布尼亚病毒均由媒介生物传播,病毒与其传播媒介能够“和平相处”,但对人类和植物宿主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引起严重的出血热等致命症状和作物绝收。另外该类病毒具有操纵媒介生物的行为,加速病毒自身向脊椎动物、鸟类、昆虫和植物的传播。这种病毒与媒介生物和谐共处,并通过操纵宿主有利于媒介昆虫,从而间接有利于病毒传播的行为,被学界称为病毒的“情商,EQ”。然而,这种EQ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控制该类病...
吴兴泉,男,1970.08,教授,博士/博研,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校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术带头人,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病毒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雪平团队在《植物科学趋势》上概述了双生病毒卫星DNA如何破坏植物的抗病毒兵工厂从而实现病毒有效侵染和传播的研究进展。作为一类专性寄生物,双生病毒—卫星病害复合体仅编码7个蛋白,需要依赖与寄主植物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复制、转录和系统移动等生活史。双生病毒侵染植物后,调控寄主的细胞周期、磷酸化介导的信号转导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王倩,女,1984年2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烟草功能基因组学、烟草分子病毒学、烟草钾素营养吸收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1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工作至今。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先后参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基因组计划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
杨金广,生于1979年1月,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师从于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教授,主要从事茄科作物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重点围绕着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胁迫在病毒侵染复制中的调控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参编著作5部,获得省部级成果3项。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迅速组织小麦赤霉病防控的部署,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4月12日上午,由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研究院、太和县农业农村局和安徽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安徽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新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太和县召开。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刘万程出席培训会并讲话。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程世根,太和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海治国等出席会议。培...
植物负义链RNA病毒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和纤细病毒属(Teniuvirus)的成员在农业生产上的危害尤为严重。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及其典型成员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寄主范围极广且较难控制,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农林作物上为害严重,已造成较大的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