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1245条 . 查询时间(2.369 秒)
默辉娟,郑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棉花抗病虫研究、药用棉花、合成生物学研究,尤其擅长植物人工染色体构建。
水稻病毒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其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水稻条纹病毒(RSV)和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是我国水稻上发生最严重的四种病毒,SRBSDV侵染导致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更被列入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由于部分病毒抗性资源缺乏,导致目前生产中除RSV以外的三种病毒都无有效抗...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果树病害致灾机理及综合防控研究团队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题为“Two transcription factors, AcREM14 and AcC3H1, enhances resistance to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in the Actinidia chinensis var....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涛教授团队在《植物生物技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一种广泛分布的马铃薯Y病毒病毒属病毒-甘蔗花叶病毒攫取玉米C4光合作用双功能酶PDRPs进入细胞质病毒复制复合体促进侵染》“The C4 photosynthesis bifuncitional enzymes, PDRPS, of maize are co-o...
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基因对基因”病害的最有效、经济、环保途径,但抗病基因编码的抗病受体仅识别含有对应效应蛋白的无毒小种,不能识别含有非对应效应蛋白的毒性小种,严重制约了主效抗病基因的应用。因此,如何通过人工设计改良水稻抗瘟基因的识别谱是培育广谱抗瘟水稻品种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许多植物感应受体利用其整合结构域(Integrated Domain, ID)特异识别对应无毒效应蛋白,揭示其精准识别机...
2024年2月2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郭晓黎教授课题组题为“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PK3 and MPK6 phosphorylate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 CDL1 to regulate soybean basal immunity”的研究论文,发现大豆L...
2023年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大会并讲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获2023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为加快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及科研重难点攻破,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2024年1月11日,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邀请院作物研究所杨俊品研究员作学术交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跃建研究员出席会议,实验室科研人员30余人参会。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房超研究员主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密交替环境下培育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品种的方法,步骤如下:(1)母本和父本杂交,得到F1代种子;(2)对F2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3代种子;(3)对F3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4代种子;(4)对F4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5代种子;(5)对F5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抗病棉花高效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预设的目标抗病性状筛选目标棉花品种作为母本或父本;基于预设的优势互补规则选取目标早熟棉花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并完成母本或父本与轮回亲本的定向杂交,得到F1代群;利用SSR标记法基于目标抗病性状的分子标记对步骤S2所得的F1代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筛选出携带目标抗病性状基因且与轮回亲本遗传相似度高的F1单株;以轮回亲本为父本,与携带目标抗病...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方法、检测与小麦白粉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物质的应用、产品。该方法包括:检测待测小麦的基因型,根据待测小麦的基因型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型为CC基因型、AA基因型或CA基因型;CC基因型表示小麦基因组中KASP_7015位点的核苷酸种类为C的纯合型;AA基因型表示小麦基因组中KASP_7015位点的核苷酸种类为A的纯合型;CA基因型表示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饭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小豆抗豆象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饭豆F021×白红2号”杂交,结合幼胚拯救,形成稳定的RIL作图群体,利用经筛选出来的264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总长268.2cM、密度适中的遗传连锁图谱,借助该遗传连图谱定位了一个饭豆抗豆象QTL位点,所述饭豆抗豆象QTL位点命名为UmBr2,位于第2连锁群的SYD651~SY...
梁根云,男,硕士,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川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主要从事莴笋和瓜类抗病育种及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8项,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选育“川绿11号”、“川翠3号...
2024年1月5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植保楼报告厅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第八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友良教授主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为水稻抗病生物育种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