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化学 光电相关记录208条 . 查询时间(0.256 秒)
7月14日,由中山大学承担的珠海市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实验室项目的结题验收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会议由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组织和主持,5位珠海市高校的特邀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和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课题组主要成员等19人参加了会议。
共轭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及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有机光电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和分子器件。
日前,我校“中-澳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张弛教授研究团队、黄智鹏研究员课题组围绕电催化剂开发和复合光阴极的制备和制氢性能开展研究工作并获得系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李灿院士领导的太阳能研究团队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以Ta3N5为基础的半导体光阳极研究中,发现“空穴储存层”电容效应,藉此设计并获得了高效稳定的太阳能光电化学分解水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在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Guiji Liu, Jingying Shi, Can Li...
离子迁移谱被广泛应用于爆炸物毒品等现场检测。离子源是离子迁移谱的核心部件,它与离子迁移谱最终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密切相关。近年来,以光电离技术为代表的非放射电离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基于VUV 灯的新型光电离源,重点综述近年来试剂分子辅助电离正离子源负离子源的进展,分析这些新型光电离离子迁移谱在环境污染物爆炸物等检测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团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纳米材料中心逯高清(Max Lu)、王连洲教授团队合作,在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 doi: /10.1002/anie.201400571)上,并被评为"hot paper"。
2014年3月24日至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机光电功能分子与器件青年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3个科研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研讨。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化学科学部主任林国强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院士出席了本次会议。
二维材料石墨烯因其优异的特性或将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中发挥核心作用. 其用作光电器件上的透明电极是目前公认的短期内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化的领域. 本文结合实验室的工作,综述了石墨烯应用作氮化镓(GaN)基光电器件(特别是发光二极管)透明电极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石墨烯因独特的二维层状原子晶体结构和狄拉克锥形电子能带结构而具有新奇的电学、光学和光电子学性质。PN结则是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核心结构,更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石墨烯中的PN结将具有电子负折射率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此外,其特有的“光热电”效应还可实现基于“热载流子”原理的高效光电能量转换。高质量石墨烯PN结光电器件以其特殊的工作机制,有可能打破传统光电技术中的诸多限制条件,为光电器件带...
最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电化学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邵芳在导师孙静研究员的指导下,探索制备了一种基于Cu/Cu2O的半导体液结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低温易控等优点,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13%。以ITO-PEN导电塑料代替FTO,可以得到柔性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44%。这一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Advanc...
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而成为太阳能量转换、光电器件、催化等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其薄膜材料的可控合成和组装,可使其在太阳能利用和光电子集成器件等应用上发挥更大作用。
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阳极组成的光电解池光电催化分解水是目前光催化制氢领域内研究最广泛的体系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iO2纳米管阵列在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提高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转换效率和产氢速率的方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第十八届光电智能材料及分子电子学中日双边国际会议于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该会议是一个以面向光电智能材料和器件为主题的高规格中日双边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界面材料研究组承办,来自日本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有关企业的50余名日方代表以及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余名中方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绿色化学与催化中心在离子液体软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新加坡A*STAR研究院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尤里·阿基莫夫和魏诚美(音译)发现,通过沉积铝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这种金属纳米粒子能防止光线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进入太阳能电池。阿基莫夫说,该技术可以使我们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并增强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