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土壤水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78 秒)
地球关键带是指植被冠层顶部至地下水底部的区域,位于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的交汇地带。地球关键带概念的出现,为研究地球表层系统提供了统一框架。土壤水分在维持地球关键带的结构以及功能与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穿越并连接地球关键带的多个圈层,是关键带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载体。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以作者多年来在黄土高原进行土壤水资源研究的科研成果为主,同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较全面地介绍了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讨论黄土高原自然概况和土壤物理特征入手,阐述了土壤水分的物理学和动力学基础、土壤水分形态与能量的关系、土壤水循环与平衡、土壤水分的生态分区与微区域特征、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和移动规律、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水分关系与土壤水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还对黄土沉积...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第2章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土壤、水资源、植被、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干层和生态足迹概况;第3章主要涉及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人工林草生长与土壤水分动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调控;第4章主要介绍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应用及影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值的因素;第5章主要包括土壤水分过程模型与植被生长过程模型的构建与耦合,及...
本书共分11章。第1章主要介绍土石混合介质中水分运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第2章主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土壤中钙结石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第3章主要涉及含钙结石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钙结石和细土的物理特性、二者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及总含水量测定的误差分析;第4章主要介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饱和导水率的测定及碎石对其的影响;第5章主要包括单孔模型、双孔模型、双透模型、定解条件以及模型的数值解;第6章主...
植被恢复是修复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近40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工程,在防治沙漠化、控制土地退化和提高植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气候过渡带。为了控制水土流失;阻止土地退化和恢复生态系统健康,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工程。经过持续的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高原地表实现了由“黄”...
2021年3月2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场地土壤-水污染多介质协同修复机理(2020YFC1807000)”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来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同行专家、项目承担单位领导及项目组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项目启动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纪委书记蒋新研究...
土壤水是连结大气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量,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土壤水及其变化特征为理解气候变化下地-气相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微波遥感是目前获取大尺度表层土壤水的最佳方式,但是传感器更新快,单个传感器覆盖的时间范围较短,且部分地区存在数据缺失,重建全球尺度微波遥感土壤水分时间序列是当务之急。
地表土壤水分是陆表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参量,是控制地气水分与热量交换过程的关键要素,了解和掌握地表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对理解地表水文过程在地球气候、生态和生物化学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卫星遥感是实时、动态监测区域地表土壤水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地表土壤水分的遥感估算方法,尤其是基于可见光、热红外的遥感观测手段,在准确表达地表土壤水分的时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而基于被动微波的土壤...
陕北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在石油大规模开采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石油的泄露倾洒,从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探讨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土质土壤(塿土、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土壤在4个不同污染梯度(0.5%、1%、2%和4%)下的土壤润湿性试验和饱和导水率实验,同时以清洁土壤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土壤受石油污染时,会引起其润湿性发生变化,产生...
为阐明早稻与晚稻生长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对秸秆还田的响应,以福州平原红壤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后早稻田和晚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包括粒径>0.25 mm团聚体的百分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和分型维数(D)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对照样地,0~40 cm土层中早稻与晚稻生长期土壤均表现为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以微团聚...
以2001年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进行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下免耕、垄作及常规耕作土壤进行了室内培养实验,按照田间持水量(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的30%、60%、90%、120%、150%、180%、210%、240%、270%设定了9个水分梯度,并分别对其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进行了22 d的短期观测,以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 结果表...
砷作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之一,其毒性受到存在形态等的影响.土壤酶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但水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35%、65%和110%最大饱和持水量(WHC)条件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分下土壤有效砷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外源砷浓度、老化时间是影响土壤有效砷含量的主要因素,且有效砷浓度随老化时间延长降幅减缓,Elovich方程较好表征了二者关系,揭...
为探究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在不同作物种植区、不同灌期等情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水平衡特征,以春小麦、玉米、向日葵为典型作物,在河套灌区选取4块2亩的试验田,于2009年4—11月采集田间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地块间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差别主要集中在5—9月的作物生长期.夏灌灌水量不足,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田间土壤水分变化属于"蒸腾蒸发消耗型";秋浇期内水量充足,各地块各土层含水率均...
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春小麦、冬小麦、胡麻、燕麦、马铃薯、扁豆等主要作物农田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采用 EOF、小波等方法分析研究该区域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干旱是这一地区土壤水分的基本状态,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以递减为主,深层湿度小于浅层,夏季小于其它季节,秋季得以恢复;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差异与不同作物关系密切,作物对土壤水分耗费存在明显时空差异。
基于不同植被类型,探讨辽河三角洲土壤的水盐状况,研究土壤全盐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植被类型不同,土壤盐分、土壤含水量及土壤pH值明显不同。不同土层裸滩土壤全盐量均较高,小叶杨最低。翅碱蓬、紫花苜蓿、芦苇和柽柳作为盐生植被,对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大。不同土层小叶杨土壤含水量均较低。裸滩、翅碱蓬及芦苇受潮汐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调查区土壤pH值偏碱性,变化范围为7...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