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学 农田测量 农业环保工程 农业区划 农业系统工程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农业工程 干旱区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049 秒)
于2011—2012年在干旱区(新疆石河子市)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淹灌(W1)、控制灌溉(W2)和旱作(W3)等栽培模式下的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蒸腾效率,以期为干旱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前,净光合速率(Pn)在W1和W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花后,W1处理Pn分别高出W2、W3处理11.29%~20.91%和38.65%~52.03%;在饱和土壤含水量条...
田间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性是影响灌溉水分入渗和土壤水分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定量估计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设计农田的精准灌溉管理制度。为了探究应用其他土壤性质如质地、容重、有机质预测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的可行性,试验在7.6 hm2的葡萄园内,采用均匀网格25 m×25 m与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式,测定了表层(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粘粒、粉粒...
为评价干旱区灌区的灌溉效率,该文以作物生长期灌溉地的蒸散发扣除降水量作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量,将灌溉水有效利用量与灌溉净引水量(总引水量减去退、排水量)的比值定义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溉地蒸散发,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估中难以准确估算通过灌溉到达作物根系层水量的问题。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surface energy balance...
为探索和解决干旱干旱区多年生牧草持续性生产问题,在坝上农牧交错区对垄沟集雨栽培措施下老芒麦草地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测定比较了垄沟集雨处理和平作对照的土壤水热条件,地下生物量分布以及不同阶段的产草量。结果表明:垄沟集雨使种植区土壤表层体积含水率幅度增加9.67%~26.94%,生长季土壤表层0~30 cm贮水量提高13.38%~24.92%,土壤表层最低温度提高1.02~2.08℃;土壤水热条件...
为解决缺水高渗透地区新栽植物难以存活问题,该文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研究了塑料瓶的节水栽培性能。室内模拟不同的水分散失条件,连续多日定时测试塑料瓶内砂土的含水量,回归分析剩余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函数。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水分散失速度越大;由饱和含水量至萎蔫含水量,在室温(22±1)℃下可以间隔9 d浇水1次;漏斗状比直筒状瓶有利于延迟水分渗透;砂粒与有机肥比黏粒有利于锁住水分,可用以调节水分散失速度...
为解决缺水高渗透地区新栽植物难以存活问题,该文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研究了塑料瓶的节水栽培性能。室内模拟不同的水分散失条件,连续多日定时测试塑料瓶内砂土的含水量,回归分析剩余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函数。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水分散失速度越大;由饱和含水量至萎蔫含水量,在室温(22±1)℃下可以间隔9 d浇水1次;漏斗状比直筒状瓶有利于延迟水分渗透;砂粒与有机肥比黏粒有利于锁住水分,可用以调节水分散失速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微灌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采用物联网技术,根据棉花灌溉决策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棉花智能化微灌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新疆库尔勒棉花智能化膜下滴灌示范区中。该系统解决了示范区墒情监测布点缺乏依据的困难和关键硬件产品进口价格过高、难以推广等问题。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微灌系统成本降低了44.8%。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微灌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采用物联网技术,根据棉花灌溉决策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棉花智能化微灌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新疆库尔勒棉花智能化膜下滴灌示范区中。该系统解决了示范区墒情监测布点缺乏依据的困难和关键硬件产品进口价格过高、难以推广等问题。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微灌系统成本降低了44.8%。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
为了探清滴灌对防护林地土壤水盐分布、不同滴灌年限林地根系分布、不同滴头距离处理下土壤盐分淋洗特征的影响,采用了野外监测方法,在喀拉米吉镇绿洲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目前的灌溉制度基本没有阻碍林木根系生长,但根系分布在滴灌作用下有上移的趋势。建议: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沙枣防护林在前几年种植中,可选择较窄的滴头距离淋洗土壤盐分;虽然滴灌在第1、2、3年对盐分的影响深度基本没有阻碍根系的生长,且随着林龄的...
针对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壤盐漠化,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典型盐漠带为例,以土壤盐分含量、地下水埋深、黏粒含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pH值等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新疆典型干旱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不同等级的土壤盐漠退化风险,且整体呈现出由南向北退化风险逐渐增强的规律性;土壤盐漠退化以中度、高度、...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作物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轮作模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长期种植苜蓿地农田土壤水分恢复状况。结果表明:长期连作苜蓿地土壤干燥化进程与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湿度恢复的进程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8~10 m深层土壤湿度恢复困难,6~8年生苜蓿草地翻耕后适宜采用PPW轮作模式(马铃薯→马铃薯→春小麦)以恢复土壤水分,种植16~20 a粮食作物后可以再次种植苜蓿。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造林成活率低,但该地区有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生长的灌木树种,其生长量大、覆盖度大,查清中部地区灌木资源分布及各树种的适生区域,进行主要水保灌木树种的综合效益和造林技术研究,对营造高产、高效、优质的防护林,“二高一优”的植被建设,保持水土,治理黄河,改变生奉环境,发展农牧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调查区计3地市20个县(区),总面积4 853km2。
该项目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建院主持,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水务局、阿左旗查哈尔滩水管站协助完成的自选项目。项目投资14万元。在本项目研究中,对国内外大量作物-水模型的外观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在模型的选择中,增加了修正系数,从而提高模拟的精度,增强了作物-水模型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可为非充分灌溉作物-水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将作物生育期内的...
干旱区典型绿洲新疆于田县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于田县1976、1989、1999和2001年耕地资源的分维值D、稳定性指数SI和分维变ΔD,并根据其值的物理意义,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绿洲耕地数量时空变化的11个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
该文根据甘肃张掖气象站1991~200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Hargreaves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照作物需水量(ET0)。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argreaves公式计算的ET0H年值比Penman-Monteith公式的计算ET0PM偏低,而在年内6、7、8月份,ET0HET0PM,9月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几乎相等,其他月份ET0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